单一疗法用于治疗某些患有宫颈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 (cHL)、皮肤鳞状细胞癌 (cSCC)、食管或胃食管连接部 (GEJ) 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HNSCC)、肝细胞癌 (HCC)、非小细胞肺癌 (NSCLC)、黑色素瘤、默克尔细胞癌、微卫星不稳定性高 (MSI-H) 或错配修复缺陷 (dMMR) 癌症(实体瘤)的患者,包括 MSI-H/dMMR 结直肠癌 (CRC)、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 (PMBCL)、肿瘤突变负担高 (TMB-H) 癌症(实体瘤)和尿路上皮癌,包括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Keytruda 还被批准用于治疗某些患者,与化疗联合用于治疗转移性鳞状和非鳞状 NSCLC,与化疗联合用于治疗 HNSCC,与曲妥珠单抗、含氟嘧啶和铂类化疗联合用于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 2 (HER2) 阳性胃腺癌或 GEJ 腺癌,与铂类和氟嘧啶类化疗联合用于治疗食管癌或 GEJ 癌,与化疗联合(联合或不联合贝伐单抗)用于治疗宫颈癌,与化疗联合用于治疗三阴性乳腺癌 (TNBC),与阿昔替尼联合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 (RCC),与仑伐替尼联合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癌或 RCC。Keytruda 还被批准用于某些高风险患者
使用 PD-1 或 PD-L1 抗体的免疫检查点阻断 (ICB) 已被批准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然而,只有少数患者有反应,持续缓解的情况很少见。化疗和抗血管生成药物均可提高 ICB 在小鼠肿瘤模型和癌症患者中的疗效。在这里,我们使用了 Kras G12D/+ ;p53 −/− NSCLC 的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包括具有更高突变负担的错配修复缺陷变体 (Kras G12D/+ ;p53 −/− ;Msh2 −/− ),并使用纵向成像来研究肿瘤对 ICB、抗血管生成疗法和化疗联合治疗的反应和耐药性。抗血管生成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 和血管生成素 2 可显著减缓肺癌本土肿瘤的进展,但与其他类型的癌症的研究结果相反,添加 PD-1 或 PD-L1 抗体并无益处,甚至会加速部分肿瘤的进展。我们发现抗血管生成治疗可促进 PD-1 + 调节性 T 细胞 (T regs ) 浸润肿瘤,而 PD-1 抗体对 T regs 的靶向作用比 CD8 + T 细胞更有效。依赖集落刺激因子 1 受体 (CSF1R) 的单核细胞来源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AM) 和对顺铂敏感的肺泡来源的 TAM 均有助于建立富含转化生长因子 的肿瘤微环境,从而支持 PD-1 + T regs 。采用 CSF1R 抑制剂和顺铂联合的双 TAM 靶向治疗可减弱 T 调节细胞,将 PD-1 抗体重定向至 CD8 + T 细胞,并提高抗血管生成免疫疗法的疗效,从而实现大多数肿瘤的消退。
建议 适合接受磷脂酰肌醇 3-激酶抑制剂和激素治疗的患者应使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肿瘤组织或血浆中的循环肿瘤 DNA (ctDNA) 进行 PIK3CA 突变检测,以确定是否适合接受阿培利西布加氟维司群治疗。如果在 ctDNA 中未发现突变,则应在肿瘤组织中进行检测(如果可以)。适合接受聚(ADP-核糖)聚合酶 (PARP) 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应接受种系 BRCA1 和 BRCA2 致病突变或可能致病突变检测,以确定是否适合接受 PARP 抑制剂治疗。目前尚无足够证据支持或反对对种系 PALB2 致病变异进行检测,以确定转移性环境中是否适合接受 PARP 抑制剂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候选人应接受肿瘤和免疫细胞中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表达的检测,以确定是否适合接受派姆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候选人还应接受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不稳定性高检测,以确定是否适合接受 dostarlimab-gxly 或派姆单抗治疗,以及肿瘤突变负担检测。临床医生可以检测 NTRK 融合以确定是否适合接受 TRK 抑制剂治疗。目前尚无足够数据建议对肿瘤进行 ESR1 突变、同源重组缺陷或 TROP2 表达的常规检测以指导 MBC 治疗选择。目前尚无足够数据建议常规使用 ctDNA 或循环肿瘤细胞来监测 MBC 患者对治疗的反应。
摘要 成人胶质瘤、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放疗和化疗相结合。对于许多全身性癌症,靶向治疗是标准治疗的一部分,然而,大多数这些靶点在中枢神经系统 (CNS) 肿瘤中的预测意义仍未得到充分研究。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先进的分子诊断技术来识别潜在的靶点,并且已获得针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也存在的靶点的肿瘤无关监管批准。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何时以及针对哪些靶点对成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进行测试是有意义的。本指南以证据为基础,回顾了针对成年胶质瘤、胶质神经元和神经元肿瘤患者的 RAS/MAPK 通路(BRAF、NF1)、生长因子受体(EGFR、ALK、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GFR)、神经营养性酪氨酸受体激酶 (NTRK)、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受体 α 和 ROS1)、细胞周期信号传导(CDK4/6、MDM2/4 和 TSC1/2)和基因组稳定性改变(错配修复、POLE、高肿瘤突变负荷 (TMB)、同源重组缺陷)的靶向治疗的现有证据。目前,BRAF p.V600E 变异的靶向治疗将被视为复发性胶质瘤患者标准治疗的一部分,目前正在等待监管部门的批准。对于已获批的 NTRK 融合和高 TMB 肿瘤无关疗法,其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成年患者的疗效证据非常有限,最好在前瞻性临床登记和试验中进行治疗。对于 FGFR 融合或突变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靶向治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以确认迄今为止在篮子试验中观察到的适度活性。对于所有其他已审查的靶向治疗,目前缺乏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有益的证据,应在可用的临床试验背景下进行测试/治疗。
1 医学生物学作为一门科学,是生物学和遗传学史上的标志 2 细胞和人体的化学组成。生物分子中的化学键 3 生物聚合物、一般结构、脂质、多糖 4 蛋白质结构 5 蛋白质功能 6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 7 生物膜(结构、功能) 8 膜蛋白和膜转运 9 细胞器(概述、结构、功能) 10 细胞骨架系统 - 概述、中间丝 11 细胞骨架系统 - 微管、微丝 12 导致发现 DNA 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实验 13 核酸结构 14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和差异) 15 人类基因组的结构(组蛋白、核小体、染色质) 16 线粒体基因组 17 DNA 复制 18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 DNA 复制的比较 19 DNA 损伤的类型及其原因 20 DNA 修复机制(NER、BER、错配修复 21 DNA 双链断裂修复 22 染色体不稳定性和非整倍性 23 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原核和真核基因 24 RNA 分子的类型和转录的一般特征 25 原核生物的转录 26 真核生物的转录 27 真核生物的转录后修饰 28 RNA 编辑和逆转录 29 遗传密码 30 tRNA 和氨酰基-tRNA 合成酶,核糖体结构 31 翻译 32 翻译后修饰 33 蛋白质折叠和蛋白质降解,蛋白质分选 34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操纵子模型,示例 35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概述) 36 转录水平的调控,转录因子 37 转录后水平的表达调控(从细胞核输出,mRNA退化,非
第 34 章 APC 的故事 – 源自息肉的结肠癌 230127be 抗癌药物:发现和寻求治愈方法的故事 Kurt W. Kohn,医学博士,哲学博士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发展治疗分部名誉科学家 马里兰州贝塞斯达 kohnk@nih.gov 第 34 章 APC 的故事:源自息肉的结肠癌。 上一章讨论了一种由单个基因 RB 突变引起的癌症——视网膜母细胞瘤。这是一个独特的案例,因为绝大多数癌症都是在不同基因发生一系列突变后才发生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结直肠癌,尤其是源自身体左侧降结肠和直肠息肉的常见癌症。这些恶性肿瘤发展相对较慢,通常需要约 10 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它们会经历一系列突变或其他基因变化,从而有时间在恶性癌症出现之前通过结肠镜检查切除息肉(图 34.1)。升结肠中也会发生类似的突变过程,特别是第 25 章中讨论的 DNA 错配修复基因突变。但在这里,我们关注的是降结肠和直肠息肉中发展的癌症。导致结直肠息肉癌症的多步骤突变过程。结直肠癌是全球发病率或死亡率第三高的癌症,其中最常见的是降结肠癌或直肠癌。这些癌症的主要特征是染色体不稳定性,当有丝分裂不能均等地划分染色体或染色体重复或删除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与升结肠癌形成鲜明对比,升结肠癌的特点是微卫星不稳定性(第 25 章)。染色体不稳定的一个标志是 APC(腺瘤性结肠息肉)基因的功能丧失,导致 Wnt 通路失活(后面部分讨论),这是结肠息肉癌变的第一步(图 34.2)。在 APC 之后,在癌变过程中序列中其他经常受损的基因是 KRAS(第 18 章)、SMAD2 和 4。
子宫内膜癌 (EC) 中经常出现的基因异常例如 PTEN、PIK3CA 、CTNNB1、ARID1A 和 ERBB2 是潜在的治疗靶点。2013 年,Cancer Genome Atlas 进行的整合基因组分析确定了四种分子亚型,包括 POLE 超突变、微卫星不稳定性高突变、低拷贝数和高拷贝数,这些亚型与预后密切相关。基于替代标记的分子分类方法已经得到开发,以使这些分子分类变得易于获得且价格合理,实现分类为 POLEmut、错配修复缺陷 (MMRd)、p53abn 和无特定分子谱 (NSMP),但 p53 表达正常。尽管 POLEmut EC 具有侵袭性的病理特征,但晚期和/或复发的病例很少。因此,可以考虑减少辅助治疗的可能性。此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CI) 因其高免疫原性,可能是治疗晚期和复发性 POLEmut EC 的候选药物。MMRd EC 的预后介于 POLEmut 和 p53abn EC 之间。MMRd EC 通常以与 POLEmut EC 相似的高免疫原性为特征,这表明 ICI 也可以作为潜在的治疗剂。在四种分子亚型中,p53abn EC 的预后最差。然而,一些 p53abn 肿瘤具有同源重组缺陷的分子标志,可以用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治疗。此外,一些 p53abn 肿瘤过度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这也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NSMP EC 是一个异质性群体,因为它们缺乏特征性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约一半的 NSMP EC 表现出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高表达,提示激素治疗的可能性。此外,EC 中经常改变的 PI3K/AKT/mTOR 通路可能是治疗靶点。本综述总结了分子特征 EC 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和潜在治疗药物。正在进行多项临床试验,以将 EC 分为分子分类,并证明分子匹配治疗和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摘要背景:我们已经报道,在基于人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 (mCRC) 患者队列中,BRAF V600E 突变和微卫星不稳定性高 (MSI-H) 比临床试验或医院患者组报告的更为普遍。目的是探索 mCRC 中的其他突变在这些队列中在错配修复状态和原发肿瘤位置方面的流行率是否不同,以及骨或脑转移的存在是否与任何突变有关。材料和方法:使用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三个地区的 798 名 mCRC 患者的人群队列。在定制设计的 Ampliseq 热点面板中研究了 44 种癌症相关基因。使用 Kaplan - Meier 估计量和 Cox 回归分析分析了生存期的差异。结果:在 449/501 名患者中可以确定 40/44 个基因的突变。除了 19% 的肿瘤中出现的 BRAF V600E 外,其他任何突变似乎都没有比试验队列中更普遍的。8% 的肿瘤中出现的 BRAF V600E 和 MSI-H 与不良预后有关,右侧原发肿瘤位置 (39%) 与左侧和直肠相比也与不良预后有关;然而,在多变量回归中,只有 BRAF 突变保留了其统计意义。没有其他突变与不良预后相关。如果在诊断时存在骨转移,则 ERBB2 改变更为常见(17% vs. 4%,p = .011)。未发现与脑转移有关。52% 的患者出现改变,可以通过 FDA 批准的靶向疗法治疗,主要是通过 EGFR 抑制剂治疗 RAS 野生型,以及通过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MSI-H 肿瘤。结论:肿瘤位于右侧、存在 BRAF V600E 突变(但没有其他研究突变)和 MSI-H 在未经选择的队列中比临床患者队列中报告的更常见,可能是因为它们表明预后不良。一半患者的肿瘤可使用 FDA 已批准的针对 mCRC 的靶向药物治疗。
摘要 背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CI) 组合疗法代表了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策略。然而,它们对微卫星稳定 (MSS) 或错配修复功能良好 (pMMR) 的结直肠癌 (CRC) 的疗效存在差异。本文,我们进行了多组学表征,以确定与 MSS/pMMR CRC 患者对 ICI 组合疗法反应相关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以便进一步开发 ICI 组合疗法。方法 对在临床试验中接受瑞戈非尼联合纳武单抗 (REGONIVO) 或 TAS-116 联合纳武单抗 (TASNIVO) 治疗的 MSS/pMMR CRC 患者的肿瘤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RNA 测序和多重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本研究纳入了来自 REGONIVO 和 TASNIVO 试验的 22 名和 23 名未接受过 ICI 治疗的患者。我们使用来自每项研究的样本进行了生物标志物分析。结果:在 REGONIVO 应答组,上皮间质转化通路和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相关基因上调,在 TASNIVO 应答组,G2M 检查点通路上调。在 REGONIVO 无应答组,MYC 通路上调。在 REGONIVO 试验中,共识分子亚型 4 与应答 (p=0.035) 和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 (p=0.006) 显著相关。在 REGONIVO 试验应答组中,CD8 + T 细胞、调节性 T 细胞和 M2 巨噬细胞密度显著高于无应答组。在 TASNIVO 试验中,POLE 基因突变与患者应答显著相关;然而,在两项试验中,应答者和无应答者之间其他突变的频率或肿瘤突变负荷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我们鉴定了与 REGONIVO 和 TASNIVO 疗效相关的分子特征,尤其是与肿瘤微环境因素相关的特征。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预测治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
抽象背景临床研究突出了抗编程死亡1(αPD-1)单克隆抗体在DNA不匹配修复缺陷型(MMRD)肿瘤患者中的功效。但是,MMRD癌对αPD-1治疗的反应性是高度异质的,并且这种可变性的起源尚未完全了解。方法4T1和CT26小鼠肿瘤细胞系被MMRD基因MSH2灭活,从而导致细胞串行传递后大量突变积累。插入/缺失事件和突变载荷通过整个外显子组测序评估。用高度突变的MMRD肿瘤或亲本肿瘤的小鼠用αPD-1处理,并监测肿瘤体积。通过流式细胞仪,在肿瘤微环境和血液中动态评估了免疫细胞类型的丰度。中性粒细胞,并用αCD25或抗胞毒性T淋巴细胞 - 相关蛋白4(αCTLA-4)抗体减少调节T(Treg)细胞群。回顾性地鉴定出接受了免疫检查点封锁治疗的MMRD肿瘤患者,并评估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并检查与临床益处的相关性。通过概括了不同小鼠肿瘤模型中的错配修复缺乏的结果,我们揭示了循环肿瘤诱导的嗜中性粒细胞(TIN)升高的超充血MMRD肿瘤阻碍对αPD-1单一疗法的反应。重要的是,使用αLY-6G抗体耗尽TIN可减少Treg细胞并恢复αPD-1响应。结论锡在MMRD肿瘤中违反αPD-1的功效。相反,通过αCD25或αCTLA-4抗体靶向TREG细胞有限的外围锡积累,并在αPD-1耐药的MMRD肿瘤中引起反应,从而突出了TIN和TREG细胞之间的串扰。因此,αPD-1+αCTLA-4组合克服了含有MMRD肿瘤的小鼠中对αPD-1的抗抗性。最后,在人类(高卫星不稳定性)/ MMRD肿瘤的队列中,我们发现NLR比的早期治疗变化可能会预测对αPD-1治疗的耐药性。由于αCTLA-4可能限制锡的积累,因此α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