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美联储于 2022 年 3 月开始加息。鉴于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请阅读我们之前的文章《中国尚未到告别港元联系汇率制的时候》),香港被迫效仿美联储的行动。尽管美国于 2024 年 9 月开始降息,但预计降息步伐将会缓慢,因为特朗普提出的普遍关税和减税等政策,加上强劲的经济数据推高了通胀预期。市场认为,美联储可能会放缓未来降息步伐,甚至逆转走势,维持高利率。在通胀担忧加剧和高利率长期预期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担心美国和中国货币政策的分歧可能加剧人们对港元与美元联系汇率制可持续性的怀疑。
尽管存在诸多阻力和市场波动,但美国经济仍保持稳固基础,最新的营收增长数据延续了国内经济活动持续强劲和弹性的趋势。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开局缓慢,仅增长 1.6%,4 月至 9 月增长 3%,预计全年平均增长率为 2.8%。这种令人印象深刻的进步是由消费者的弹性推动的,消费者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个人消费最近平均增长超过 3%,比年初的年中数据高出近一个百分点,反映出商品和服务消费的稳步增长。虽然支出仍然不稳定,并且可能会在年底和 2025 年初有所放缓,但即使增长势头降至 2.2-3.0%,也足以表明,2025 年,消费将继续支持更广泛的经济活动,使其超过 GDP 的 2.5%。
全球经济有望在第三季度取得积极成果,摆脱对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的担忧。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美国,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就业增长低迷之后,9 月份创下了今年第二高的数据(+254,000 个就业岗位,图 1),综合 PMI(9 月份增长 3.4 点)和零售额(8 月份同比增长 2.1%)也表现惊人。总而言之,如果不考虑大流行造成的干扰,这个世界最大经济体在 2024 年的经济增长率可能达到 2.7%,这将是过去 10 年来最强劲的业绩之一。与此同时,通胀方面也出现了进展,截至 8 月份,价格同比上涨了 2.6%(图 2),远低于 12 个月前的 3.6%,并且有望继续下降。在此背景下,美联储被迫转变货币政策策略,于9月18日宣布降息50个基点,为扭转2022年底以来全球普遍存在的高利率格局开了个好头。市场预计今年美联储还将再降息50个基点,2025年则将再降息100个基点。
全球股市在第四季度下跌,尤其是在 12 月,因为美联储暗示不太可能像市场预期的那样在 2025 年大幅降息。债券收益率上涨,股票大幅下跌,尤其是小盘股。在 2024 年期间,美国股市上涨,因为美联储连续三次降息,年底利率在 4.25% 至 4.50% 之间。美国经济保持健康,劳动力市场富有弹性,增长强劲,通胀率全年回落至 3% 以下。在欧洲,经济增长仍然脆弱。在今年的最后一次政策会议上,欧洲央行继续降息,将存款利率降至 3%,理由是存在增长风险,而英国央行将利率维持在 4.75% 不变,优先考虑顽固的通胀而不是停滞的增长。在亚洲,日本央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 0.25%,但暗示如果其经济和价格预测得到满足,可能会加息。相比之下,中国在等待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预期征收的关税的同时,宣布了一系列刺激措施,旨在提振资本市场和房地产行业。
尽管服务价格仍在以相对较快的速度上涨,但国外通胀率已经下降。欧洲央行、美联储和许多其他央行已多次下调政策利率,预计还会进一步下调。与此同时,最近全球经济因贸易壁垒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而出现不安情绪。欧元区GDP在今年略有增长,但指标显示短期内发展疲软。在美国,GDP增长持续强劲,导致欧元区和美国之间的差距扩大。这也影响了市场参与者对货币政策的预期。与9月份相比,预计明年欧洲央行降息幅度更大,而美联储降息幅度更小。
尽管住房、建筑和制造业早期出现了一些疲软迹象,但经济稳健的基调依然完好。消费者的持续韧性和积极的商业投资,导致整体增长率接近 3%(至少从 7 月到 9 月来看),再加上 9 月份出色的就业报告,凸显了国内经济活动的持续强劲。这种情况不仅延续了对软着陆的预期,而且也表明未来需要采取更为温和的货币政策,因为这显然不是一个需要政策支持的病弱经济。虽然调整条件确实需要降低利率水平,因此鉴于政策仍处于“坚定”区间,今后将进一步降息,但数据并未表明任何新出现的疲软迹象,应促使美联储采取紧迫或立即行动。尽管美联储选择在 11 月进行第二轮降息,但委员会对当前情况的评估仍相对乐观。这是一个非常合理和准确的评估,因为整个 10 月的数据都非常稳健。不过,如果美联储真的依赖数据,那么可以说,第二轮降息的必要性很小,甚至根本没有。然而,绕过 11 月,在 9 月大幅降息后仅仅召开一次会议,很可能被解读为承认政策错误或过度政策举措。因此,美联储别无选择,只能继续进一步降息,尽管降幅较小,只有 25 个基点,尤其是考虑到 10 月份就业报告中最近飓风相关的疲软提供了掩护。展望未来,如果数据保持稳健,通胀保持坚挺,那么就有足够的支持和理由在明年年初甚至 12 月会议上保持政策稳定。毕竟,由于经济“非常好”,委员会并不急于降息,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不愿排除短期内暂停甚至明年加息的可能性。至少,政策并非按照预先设定的路径运行,尽管随着数据正常化和通胀缓慢回升至委员会 2% 的目标,不断变化的条件确实可能需要进一步减少政策紧缩并回归中性,但调整可能会非常谨慎和温和,结构性更高的 r* 可能导致长期中性利率大大高于央行的预测。对于市场而言,尽管最近货币政策发生了转变,导致三个月内降息 75 个基点,但长期收益率仍在上升。由于缺乏通货紧缩势头,且价格压力在四个月内几乎没有改善,国内经济增长预期上升和通胀持续走高,因此市场压力正在推高长期利率的下限。此外,对政府资产负债表膨胀的担忧日益加剧,可能会限制进一步放松政策的下行潜力。展望未来,由于赤字占 GDP 的比例在过去 15 年中已经翻了一番,再加上对选举后预算赤字不断增加的进一步担忧(在特朗普或哈里斯政府即将上台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合理的担忧),投资者预计将继续重塑对长期利率上升的预期。此外,预计实际利率将持续居高不下,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走高,从而导致曲线形状更加正常,因为我们将目光投向了新的一年。-Lindsey Piegza 博士,首席经济学家
• 受需求改善和投资增加的支撑,印度的增长轨迹依然强劲,但价格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虽然总体通胀在过去两个月有所缓和,但这主要归因于有利的基数效应。食品通胀仍然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其原因是降雨分布不均、气候相关干扰以及持续的节日需求带来的潜在价格风险。与会经济学家表示,通胀管理将成为即将出台的货币政策的优先事项。 • 此外,一些与会者认为,印度的信贷存款比率仍然很高,对任何立即放松货币政策都构成挑战。高比率表明银行系统的流动性紧张,降息可能会加剧这些压力。此外,地缘政治风险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继续影响印度储备银行的决策过程。 • 然而,与会者认为,印度储备银行可能会考虑从目前的“撤回宽松政策”立场转变为更“中性”的做法。这一变化将表明央行愿意在不久的将来采取更灵活的政策框架,一旦通胀压力更加持久地消退且信贷存款比率趋于稳定,央行就有可能为降息铺平道路。与会经济学家认为,央行更有可能在 2025 财年后期(从 12 月周期开始)考虑降息。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二表示,第一季度坚挺的通胀水平使人们怀疑美联储能否在经济没有意外放缓迹象的情况下在今年降息。他的讲话表明,在通胀数据连续第三个月强于预期之后,美联储的前景发生了明显转变,这打消了人们对美联储可能在今年夏天先发制人降息的希望。官员们此前曾表示,他们希望看到通胀回归目标的更大信心,并乐观地认为未来一两个月的数据可能达到这一标准。鲍威尔在华盛顿的一个主持式问答环节中表示:“最近的数据显然没有给我们更大的信心,反而表明要获得这种信心可能需要比预期更长的时间。”这是自上周通胀报告导致股市下跌(因投资者重新调整降息预期)以来鲍威尔首次公开发表评论。鲍威尔讲话后,标普 500 指数小幅下跌,周二收盘下跌 0.2%,投资者抛售美国国债,推高收益率。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自 11 月以来首次短暂触及 5%。鲍威尔表示,美联储也没有考虑加息。请翻页 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