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首个针对成人患者万古霉素治疗监测的共识指南发布。由 3 个组织(美国卫生系统药剂师协会 [ASHP]、美国传染病学会 [IDSA] 和传染病药剂师协会 [SIDP])组成的委员会搜索并审查了所有与万古霉素相关的同行评议数据,包括其体外和体内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PK/PD) 特征,包括临床疗效、毒性和万古霉素耐药性与血清药物浓度和监测的关系信息。对数据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具体的剂量和监测建议。主要建议包括取消对血清峰浓度的常规监测,强调 24 小时曲线下面积与最低抑菌浓度 (AUC/MIC) 之比≥400 作为万古霉素活性的主要 PK/PD 预测指标,并提倡在肾功能正常患者的 MIC ≤1 mg/L 时,将 15 至 20 mg/L 的血清谷浓度作为最佳万古霉素 AUC/MIC 的替代指标。该指南还建议,尽管数据支持有限,但应使用实际体重来确定重症患者严重感染的万古霉素剂量和负荷剂量。1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