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简介 在目前情况下,人们正在努力实现更可控的药物在体内分布,同时减少副作用。无法达到所需治疗水平的药物被纳入从微米到纳米范围的不同载体系统中。蛋白质衍生的纳米颗粒是可生物降解、无抗原性、可代谢的。由于蛋白质的明确一级结构,它们可以促进药物的共价附着。最近,白蛋白、豆球蛋白和明胶被广泛用于这些制剂中。由于其可生物降解和无毒的特性,它已成为最突出的大分子载体,1 它们被广泛用于制备纳米球和纳米胶囊。它是一种主要的蛋白质,具有易于制备所需尺寸和存在反应性基团(硫醇、氨基或羧基)配体结合以进行共价连接的优点。在这里,白蛋白充当延缓剂,即有助于实现延长释放。上述优点为作者使用白蛋白制备甲硝唑 (MZ) 纳米颗粒提供了基础。 MZ 是一种结肠靶向药物,对溶组织内阿米巴和蓝氏贾第鞭毛虫有效。2,3

结肠靶向蛋白纳米颗粒栓剂

结肠靶向蛋白纳米颗粒栓剂PDF文件第1页

结肠靶向蛋白纳米颗粒栓剂PDF文件第2页

结肠靶向蛋白纳米颗粒栓剂PDF文件第3页

结肠靶向蛋白纳米颗粒栓剂PDF文件第4页

结肠靶向蛋白纳米颗粒栓剂PDF文件第5页

相关文件推荐

2010 年
¥10.0
2024 年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