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初级和次级)主要通过污水/废水处理厂排放和地表径流污染饮用水源。许多行业将(初级)微塑料用于各种用途,例如医药、化妆品等。使用后,这些初级微塑料会被冲洗掉,成为生活污水的一部分(Singh 等人,2021 年)。由于污水/废水处理厂没有完全去除微塑料的设备,因此这些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微塑料(Amrutha 和 Warrier,2020 年)。当这些废水与淡水源混合时,微塑料成为淡水/饮用水供应链的一部分(Magnusson 和 Noren,2014 年;Novotna 等人,2019 年)。还要注意的是,水处理厂和供水系统的许多组件通常由塑料材料制成,例如高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Mintenig 等人,2019 年),因此,这些材料进一步促进了它们所输送的水中微塑料的产生。据报道,处理过的瓶装水也含有微塑料(Mason 等人,2018 年;Pivokonsky 等人,2018 年)。然而,据报道,饮用水中最小的微塑料颗粒为 1 微米(WHO,2019 年)。有证据表明,装瓶过程和/或塑料瓶/瓶盖的包装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微塑料的产生。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