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分析的核心问题是:“与特定技术互动的体验如何影响我们对世界的体验?”人与技术互动的研究传统上将人与技术视为对立面,或者至少在本体论上是不同的。技术有时被解释为与人类实现的对立,而不是使人们实现自己的意图。在这种恐技术观点中,技术的发展是造成我们社会非人压迫的主要原因。安德鲁·芬伯格阐述了这种方法的一个版本。安德鲁·芬伯格是一位政治哲学家,他研究新马克思主义传统与技术现象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他对权力的思考受到已故福柯思想的启发。他断言政治权力与技术的文化挪用密切相关。芬伯格认为,我们社会当前的技术环境存在着严重问题。他指出,工业社会“将技术发展导向剥夺工人的权力和大众的大众化”(Feenberg 2005,第 53 页)。由于这些情况,所有者或其代表的自主权“在他们所掌握的技术的每次迭代中都重现了他们自己的至高无上的条件”(同上)。这种情况最终导致技术统治,即“技术和管理传播到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Feenberg 2005,第 55 页)。这种技术恐惧症的另一个版本是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所坚持的。波兹曼在他的著作《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的屈服》(Postman 1993)中认为,人类文化可以根据技术分为三个时期:工具使用、技术统治和技术统治。在最后一个时期,即技术垄断时期,工业生产的逻辑不仅将控制经济思想,就像在技术统治时期一样,还将控制文化和哲学思想。然而,这些观点是有问题的,因为人类不能脱离技术而独立地被理解,就像技术不能脱离人类而独立地被理解一样。技术有助于塑造人的意义,它们以一种不参考另一个就无法理解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所有参与都同样令人愉快。相反,这确实意味着,如果我们想研究人与技术的关系,压迫与反抗的范式可能不是最合适的范式。新兴技术重塑了人类与世界的关系(De Preester 2010)。Don Ihde 将我们的技术环境称为“技术圈”,在这个技术圈中,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