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梨皮灼伤是采后冷藏过程中及之后发生的一种生理疾病。本研究以两个不同品种梨‘五九香’和‘鸭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0 ◦ C 冷藏115 d和20 ◦ C 货架期7 d条件下的梨皮灼伤指数、α-法呢烯及其氧化产物共轭三烯醇 (CTols)、酚含量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五九香’梨在冷藏115 d后出现表皮灼伤,并在货架期内变得更加严重,而‘鸭梨’没有观察到表皮灼伤。与‘鸭梨’相比,‘吴久香’中 α -法呢烯含量先快速上升后下降,而 CTols 含量明显增加,并且果皮中参与 α -法呢烯和 CTols 代谢的基因( HMGR1 、 HMGR2 、 GSTU7 、 GPX5 和 GPX6 )以及酚类合成的基因( PAL1 、 PAL2 、 C4H1 、 4CL2 、 C3H 和 ANR )的表达水平在表层烫伤开始时均明显上调。此外,随着梨果实皮损的发生,‘吴九香’的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相对电导率和含量较高,漆酶基因( LAC7 )的表达量显著增加,而绿原酸、熊果苷和异鼠李素-3-3-葡萄糖苷的含量以及酚类合成相关基因( C4H3 )和多酚氧化酶基因( PPO1 和 PPO5 )的表达量均低于‘鸭梨’。结果表明,梨果实皮损的发生和发展与果皮中CTols的积累、细胞膜的破裂以及儿茶素、表儿茶素和芦丁含量的升高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