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测量 (GNSS-R) 仪器的测高性能取决于接收器的带宽和信噪比 (SNR)。测高延迟通常根据直接信号波形的峰值与反射信号波形导数的最大值之间的时间差计算得出。机载微波干涉反射仪 (MIR) 在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之间的巴斯海峡收集的双频数据表明,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平坦表面和大带宽接收器。这项工作分析了使用 GNSS-R 计算测高可观测量的不同方法。一种提出的新方法,窄带代码(例如 L1 C/A)的 3 次导数的峰值到最小值 (P-Min3D) 和大带宽代码(例如 L5 或 E5a 代码)的峰值到半功率 (P-HP) 在使用真实数据时表现出更好的性能。这两种方法也与峰峰值 (P-P) 和一阶导数峰峰值 (P-Max1D) 方法进行了比较。这些方法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确定反射信号波形中的延迟位置以计算高度可观测量。比较不同方法、波段和 GNSS-R 处理技术的机载实验结果表明,可以实现厘米级精度。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