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该患者30多年前左眼曾接受过角膜内环段手术(ICRS),以矫正因扩张复发而导致的散光(2012年)。ICRS术后,患者的屈光散光度数从-9.00 D改善至-3.50 D,并保持稳定达8年。十年后,患者决定再次进行手术干预。当时的角膜内环段较小,位于瞳孔中心,且瘢痕处扩张。因此,我们决定进行DALK手术。在这些病例中,钻孔手术在原瘢痕外进行,以角膜缘和瞳孔为中心。然后,我们继续进行 Anwar 于 1974 年描述的去角膜后弹力层手动解剖,从钻孔边缘开始,目标是达到角膜中央 50 至 70 微米之间的去角膜后弹力层前平面,通过术中 OCT 或超声角膜厚度测量,然后继续向周边解剖。深层平面的解剖动作必须小心,避免在疤痕水平牵引。一旦达到中央水平的适当平面,我们必须越过 PK 的疤痕到达新钻孔的边缘,防止疤痕裂开并造成穿孔。一旦获得适当的平面,就要准备供体角膜并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