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访问南极洲的科学家和游客数量正在增加,尽管有环境保护管理框架,但一些沿海地区,特别是南极半岛地区,仍然受到塑料污染的影响。由于监测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不同,关于微塑料(<5 毫米)出现的少量数据难以比较。然而,一些迹象正在出现,以指导未来的研究和实施环境协议。在南大洋的表层和地下水中,>300 µ m 的塑料碎片似乎很少,远少于研究船释放的油漆碎片。然而,在一些沿海科学站附近,较大塑料物品的碎裂和降解,以及个人护理产品和洗衣液释放到废水中的微珠和微纤维,可能会影响海洋生物。一些研究表明,通过长距离大气运输,其他大陆产生的塑料纤维可以沉积在南极洲。漂流的塑料碎片也可以穿越极地锋面,有可能将外来污染生物带入南大洋。海冰动态似乎有利于冰藻和南极磷虾吸收微塑料,它们是南极海洋食物网中的关键物种。南极磷虾显然具有在纳米级碎裂和排出摄入的塑料颗粒的能力。然而,大多数南极生物是特有物种,具有独特的生态生理适应能力以适应极端环境条件,并且可能对气候变化、微塑料和其他人为干扰造成的累积压力高度敏感。尽管迄今为止,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具有直接生物效应的证据有限,但我们的审查旨在提高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并为了评估微塑料在南极洲的真正潜在影响,强调迫切需要填补在所有环境基质中检测微塑料的方法空白,并为科学站和船舶配备足够的废水处理装置,以减少微纤维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