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物联网,网络安全标签是全球许多地区(新加坡、英国、欧盟等)的热门话题。一个有趣的部分是标签的基准。一个明智的选择是使用现有的 NIST 8259 最低安全要求,该要求已经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标签可能还会引入一个级别概念(例如 1 到 3),类似于白色家电能效等级。另一个有趣的观点是供应商将如何证明他们已经遵守了这些要求。对于较低级别,这可以通过自我声明来完成,而较高级别可能需要由 UL 或 SGS 等测试机构进行独立验证。后者需要定义测试概念并标准化测试向量以进行主观测试。这可能会变得复杂。由于较高的标签级别可能会针对更大的评估深度和更深入的测试,另一方面,范围内的物联网设备将各自具有丰富而复杂的功能。因此,每个物联网设备的工作量很大,反过来,这种方法很难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