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2 和 IL-23 (IL12/23) 是促炎细胞因子,有助于人体免疫的多个方面。临床前数据和临床试验已证明 IL-12、IL-23 与能够产生组织炎症的致病性 T 辅助细胞的生成之间的关系。迄今为止的临床证据表明 IL-12p40 亚基对某些疾病至关重要。事实上,白细胞介素-23 被认为对某些自身免疫性炎症疾病有贡献,例如牛皮癣、炎症性肠病(IBD;如溃疡性结肠炎 - UC 和克罗恩病 - CD)、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和肿瘤生长 (Xiong et al. , 2022)。因此,考虑到上述所有证据,旨在控制 IL-12/23 信号通路是开发多种潜在治疗方法的药理学策略。
本综述系统地研究了肝细胞癌 (HCC) 的性别差异,确定了性激素、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对该疾病的流行病学和治疗结果的影响。认识到肝脏是一个性别二态器官,我们强调了饮酒和肥胖等性别特异性风险因素对男性和女性肝癌形成的不同影响。我们探索了分子机制,包括雄激素和雌激素受体的差异表达,它们介导肿瘤生物学中的不同途径,如细胞增殖、凋亡和 DNA 修复。我们的分析强调了肝癌性别特异性研究的迫切需要,从分子研究到临床试验,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通过将性别视角纳入肝癌研究的各个方面,我们提倡一种更精准、更个性化的癌症治疗方法,承认性别是 HCC 进展和治疗反应的重要因素。本综述旨在加深对肝细胞癌性别差异的生物学和分子基础的了解,并促进开发能够改善所有患者治疗效果的定制干预措施。
蛋白质磷酸化过程是调节身体各种功能的关键,包括心脏泵血能力。该过程由一种称为蛋白激酶的酶控制,这种酶将磷酸基团添加到目标蛋白质上的特定氨基酸上。这种修饰会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导致其活性和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发生变化。酶活性的破坏是心脏僵硬的关键原因。
1 生物材料与生物工程,斯特拉斯堡大学国立卫生与医学研究院,研究混合单位 1121,67000 斯特拉斯堡,法国;dentenajikharouf@gmail.com(NK);youssef.haikel@unistra.fr(YH) 2 斯特拉斯堡大学牙科学院牙髓病学和牙本质保护学系,67000 斯特拉斯堡,法国 3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健康科学中心药理学和实验治疗学系,新奥尔良,路易斯安那州 70112,美国;tflan1@lsuhsc.edu 4 杜塞尔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学科学学院化学系,40225 杜塞尔多夫,德国;sofie00@gmx.de(S.-YH); slh03122001@gmail.com (S.-LH) 5 杜兰大学医学院泌尿外科系,新奥尔良,路易斯安那州 70112,美国 6 叙利亚大马士革 0100 兽药工业 Beta 工厂生产部;marla.khabaz2@gmail.com 7 亚琛大学医院皮肤病诊所,52074 亚琛,德国;mmegahed@ukaachen.de 8 斯特拉斯堡大学医院民事医院口腔外科,67000 斯特拉斯堡,法国 9 杜塞尔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学医学院移植诊断与细胞治疗研究所表观遗传学核心实验室,40225 杜塞尔多夫,德国; simeon.santourlidis@med.uni-duesseldorf.de 10 外科-肿瘤学研究实验室,杜兰大学医学院外科系,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 70112,美国 * 通讯地址:dr.hassan@gmx.de
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RIPK2)作为炎症和先天免疫的重要介质,负责将信号传导至细胞内肽聚糖传感器核苷酸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1和2(NOD1/2)下游,从而进一步激活核因子κB(NF- κ 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导致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转录激活并产生炎症反应。因此,NOD2-RIPK2信号通路因其在许多自身免疫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使得药物抑制RIPK2成为一种有前途的策略,但对于其在免疫系统之外的作用知之甚少。最近,RIPK2与肿瘤发生和恶性进展有关,迫切需要针对性的治疗。本文主要对RIPK2作为抗肿瘤药物靶点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并综述RIPK2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更重要的是,结合以上内容,分析小分子RIPK2抑制剂应用于抗肿瘤治疗的可能性。
简介黑色素瘤占皮肤癌相关死亡的绝大多数。黑色素瘤具有高免疫原性,这使得该疾病成为免疫疗法 (1) 的合适靶点,免疫疗法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抗肿瘤 (2)。早期的免疫治疗方法涉及使用细胞因子和干扰素,但效果甚微且毒性很大。使用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蛋白 4 (CTLA-4) 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 1 (PD-1) 等负性免疫检查点分子作为治疗靶点彻底改变了癌症免疫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CI) 首次用于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并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3)。然而,许多患者会产生多种耐药机制,从而降低治疗的反应率 (4)。髓系抑制细胞 (MDSC) 代表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异质性髓系细胞群,已知在包括黑色素瘤在内的各种癌症中富集 (5–7)。MDSC 的临床意义已引起关注,因为有报告显示,MDSC 水平升高与不同癌症实体的不良临床结果和较差生存率呈正相关 (8, 9)。此外,一些报告强调了 MDSC 数量高与 ICI 反应较差之间的相关性。这是因为 MDSC 能够培养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从而阻碍 ICI 的疗效 (10–12)。目前针对 MDSC 的策略并不完全有效,因为这些髓系细胞具有异质性,并且
摘要背景 MYC 是三阴性乳腺癌 (TNBC) 中最常见的改变的驱动基因之一。本研究旨在评估以 MYC 为靶点治疗 TNBC。方法在 14 种代表乳腺癌主要分子形式的乳腺癌细胞系中研究了最近发现的 MYC 抑制剂 MYCi975 的抗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结果 MYCi975 对生长的抑制 IC50 值从 2.49 到 7.73 µM 不等。通过蛋白质印迹法 (p = 0.047, r = − 0.5385) 或 ELISA (p = 0.001, r = − 0.767) 测得的反应与内源性 MYC 水平呈负相关,即,随着内源性 MYC 水平的增加,对 MYCi975 的反应降低。 MYCi975 还在所有细胞系中诱导了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范围从未检测到诱导到 80% 诱导。TNBC 中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大于非 TNBC 细胞系(分别为 p = 0.041 和 p = 0.001)。最后,MYCi975 与紫杉醇或阿霉素联合治疗可增强细胞生长抑制。讨论我们的研究结果为靶向 MYC 治疗 TNBC 提供了可能性。根据我们的结果,我们建议试验使用 MYCi975 与多西紫杉醇或阿霉素的组合,并将 MYC 作为推定的治疗预测生物标志物。
虽然大规模功能性基因筛选已经发现了许多癌症依赖性,但罕见癌症在这些努力中表现不佳,而且许多罕见癌症的依赖性状况仍然不清楚。我们对一种典型的罕见癌症——TFE3- 易位肾细胞癌 (tRCC) 进行了基因组规模的 CRISPR 敲除筛选,揭示了与线粒体生物合成、氧化代谢和肾脏谱系特化相关的途径中以前未知的 tRCC 选择性依赖性。为了推广到其他可能不易获得实验模型的罕见癌症,我们采用机器学习根据肿瘤或细胞系的转录谱推断其基因依赖性。通过将依赖性预测应用于肺泡软组织肉瘤 (ASPS),一种也是由 TFE3 易位驱动的独特罕见癌症,我们发现并验证了 MCL1 代表 ASPS 中的依赖性,但不代表 tRCC。 24 最后,我们应用我们的模型预测了 TCGA 中的肿瘤(11,373 个肿瘤;28 25 个谱系)和多种其他罕见癌症(16 种类型的 958 个肿瘤,包括 26 种肾癌的 13 种不同亚型)中的基因依赖性,从而确定了几种特征不明显的癌症类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可操作漏洞。27 我们的研究结果将无偏功能性基因筛查与预测模型结合起来,建立了 28 种癌症候选漏洞的概况,包括几种目前缺乏潜在靶点的罕见癌症。29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采用手术、放疗和/或全身治疗(包括化疗和靶向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晚期CRC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治疗CRC的新型治疗策略和靶点。微小RNA(miRNA / miR)是一类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的短非编码RNA(约22个核苷酸)。其表达失调被认为是与CRC的发展,进展和转移相关的关键调节因子。近年来,许多miRNA已被鉴定为CRC耐药的调节因子,一些miRNA作为克服CRC耐药性的潜在靶点而受到关注。在本综述中,我们介绍了miRNA以及miRNA在CRC中的多种机制,并总结了基于miRNA的CRC的潜在靶向治疗方法。
近年来,耐多药病原体备受关注。因此,在形势失控之前,迫切需要新的抗真菌和抗菌药物靶点。内含肽是一种多肽,它不需要辅因子或外部能量就能从外显肽自我剪接,从而导致外显肽片段的连接。内含肽存在于许多生物体中,包括人类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新型隐球菌、格特隐球菌和烟曲霉。由于内含肽元素不存在于人类基因中,因此它们是开发抗真菌和抗生素的有吸引力的药物靶点。到目前为止,已经报道了一些内含肽剪接抑制剂。金属离子如 Zn 2+ 和 Cu 2+ 以及含铂化合物顺铂通过与活性位点半胱氨酸结合来抑制结核分枝杆菌和新型隐球菌中的内含肽剪接。发现小分子抑制剂 6G-318S 及其衍生物 6G-319S 可抑制新生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中的内含肽剪接,MIC 为纳摩尔浓度。内含肽还用于许多其他应用。内含肽可用于使用小分子激活细胞内的蛋白质。此外,分裂内含肽可用于在实验性基因治疗中传递大基因,并利用毒素-抗毒素系统杀死混合微生物群中的选定物种。此外,分裂内含肽用于合成环肽和开发细胞培养模型,以在生物安全级 (BSL) 2 设施中研究包括 SARS-CoV-2 在内的传染性病毒。这篇小型评论讨论了内含肽在药物发现和治疗研究中的最新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