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间变性甲状腺癌 (ATC) 是一种罕见且致死率极高的癌症,是所有甲状腺癌 (TC) 组织学亚型中预后最差的,且无标准治疗方法。近年来,针对 ATC 靶向药物的研究激增,为这种恶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有必要对这些研究进行回顾。我们对 ATC 靶向药物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文献检索,并总结了它们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AE),以提供新的见解。多项临床试验证明了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治疗 ATC 的疗效和安全性,但维莫非尼和 NTRK 抑制剂的临床反应有限。我们发现先前评价的仑伐替尼治疗效果可能并不令人满意;酪氨酸激酶 (TK) 抑制剂 (TKI) 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可获得更高的临床获益率。此外,特定药物,包括 RET 抑制剂、mTOR 抑制剂、CDK4/6 抑制剂和 Combretastatin A4-磷酸盐 (CA4P),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所有药物报告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多,但在临床上基本上是可控的。预计会有更多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这些靶向药物对 ATC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ATC 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甲状腺癌。通常在晚期才被诊断出来,此时癌症已经扩散到周围区域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在这个阶段,通常无法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并治愈患者。ATC 通常发生在老年人中,诊断后患者通常平均存活三个月。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与癌症压迫周围结构(如气管和食道)相关的症状。症状包括疼痛、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和持续咳嗽。大多数患者死于气管受压导致的呼吸困难。大约 40-50% 的 ATC 患者有一种名为 BRAF 的基因突变,该基因参与细胞生长的信号传导,导致癌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已经开发出可以阻断 BRAF 突变对癌细胞影响的靶向药物(如达拉非尼和曲美替尼),并且在某些存在 BRAF 突变的癌症(包括 ATC)中,这些药物已被证明可以显著缩小和控制癌症。
摘要:间变性甲状腺癌 (ATC) 是人类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平均生存期仅为 5 个月。该病对常规甲状腺癌疗法具有抗药性,包括放射性碘和促甲状腺激素抑制。过去几十年来,癌症免疫疗法已成为治疗多种癌症的变革性方法。然而,ATC 的免疫疗法仍处于实验阶段。本综述将介绍几种免疫治疗策略,并讨论这些策略在 ATC 治疗中的可能应用(例如针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靶向治疗、癌症疫苗、过继免疫疗法、单克隆抗体和免疫检查点阻断),希望将来能改善 ATC 的预后。
Subbiah及其同事最近发表了稀有肿瘤学不可知论研究(ROAR)开放标签的最新分析,非随机,II期篮子研究(NCT02034110)(8)。第一份报告(3)仅包括16例患者(15例主要队列,1名来自扩展队列的患者),但更新的分析包括36例患者的全部队列和大约4年的随访时间[中间随访:11.1(范围,0.9-76.6)月]。所有患者均从具有头颈或内分泌病理学专业知识的专业知识中招募。在数据截止时,ORR为56%(95%置信区间:38.1–72.1%)。中值无进展生存期(PFS)和OS分别为6.7和14.5个月。在整个队列中,有34名患者停止治疗:22例由于进行性疾病,6例由于不良事件(在大多数情况下,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了),
摘要。那种型大细胞淋巴瘤(ALCL)是一种罕见且高度侵入性的非霍格金淋巴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建议对一线治疗进行传统的化学疗法方案,例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和泼尼松方案。为了提高患者的存活,已经深入研究了剂量密集型化学疗法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取得了一些进展。最近,随着临床病例的积累和临床试验的发展,以及我们对ALCL生物学行为的深入不足的改善,信号通路和所涉及的免疫疗法的研究,对此主题的研究已如火如荼。出现了几种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包括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brentuximab vedotin,mTOR抑制剂,编程的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1抑制剂和芯片抗原受体受体治疗,似乎为某些Alcl提供了Alcl的患者。本评论的重点是当前使用传统疗法以及ALCL这些新药的治疗前景。
背景:肿瘤大细胞淋巴瘤(ALCL)是第二常见的T细胞淋巴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2%。这是一种侵袭性淋巴瘤,具有三种亚型,原发性皮肤ALCL,原发性ALK +VE ALCL和原发性的ALK -VE ALCL,这取决于对变体淋巴瘤激酶(ALK)基因(ALK)基因重排入ALK +VE和ALK -VE ALCL。研究目的是确定我们研究所接受ALCL治疗的患者的结果。方法:在此回顾性分析中,包括2000年至2012年的49例ALCL患者。记录了他们的基本IPI评分,表现阶段,骨髓受累,化学疗法的类型,ALK状态,额外的淋巴结位点和结果。结果:中位年龄为34岁(20-72岁),男性优势为75.5%。在演讲中,分别在I-IV期分别为7(14.3%),12(24.5%),14(28.6%)和16(32.7%)。根据IPI风险分类,低风险中有27(55.1%),中间风险中有12个(24.5%),高中风险中有8(16.3%),高风险中有2个(4%)。17名患者(34.7%)为ALK +VE,而21例(43%)为ALK +VE,11例患者(22.4%)的状态未知。Kaplan Meir 5年的总生存期(OS)为49.9%。ALK +VE肿瘤中的五年OS为67.4%,而ALK -VE为39.7%,p = 0.05。结论: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ALCL在男性中很常见,其趋势在ALK+疾病中取得更好的结果。大多数患者在出现时处于疾病的晚期阶段。关键字:肿瘤大细胞淋巴瘤;巴基斯坦;生存;缓解;化学疗法
未分化甲状腺癌(ATC)是一种罕见且侵袭性极强的甲状腺癌(TC)。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过去几年,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ATC治疗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在ATC细胞中发现了几种常见的基因突变,涉及与肿瘤进展相关的不同分子通路,并且已经研究了作用于这些分子通路的新疗法以改善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2018年,FDA批准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用于治疗BRAF阳性的ATC,证实了其治疗潜力。同时,最近兴起的免疫疗法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虽然ATC的免疫疗法仍处于实验阶段,但大量研究表明免疫疗法是ATC的潜在疗法。此外,还发现免疫疗法与靶向疗法的结合可能会增强靶向疗法的抗肿瘤作用。近年来,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联合放疗或化疗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展示了ATC联合治疗的良好前景。本文就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联合治疗在ATC治疗中的疗效机制及潜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ATC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摘要。背景/目标:甲状腺塑性甲状腺癌(ATC)的预后很差,目前尚无既定治疗方法来改善其结果。我们先前报道说,Zeste同源2(EZH2)的增强子在ATC中高度表达,并且可能是治疗靶标。但是,EZH2对ATC增长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材料和方法:我们研究了EZH2抑制剂(DZNEP)对四种ATC细胞系(8305C,KTA1,TTA1和TTA2)的影响。我们对所有ATC细胞系进行了基因面板分析,以识别细胞系之间DZNEP敏感性的差异。为了研究DZNEP对分化恢复的影响,我们评估了使用PCR进行DZNEP处理之前和之后甲状腺分化标记(TDM)的变化。结果:EZH2在所有ATC细胞系中均表示。在所有ATC细胞系中都检测到DZNEP的细胞还原作用,并且在KTA1细胞中最强,然后是TTA2细胞。TTA1和8305C细胞系显示了弱细胞减少作用,具有TP53突变。在任何ATC细胞系中均未观察到TDM的变化。结论:EZH2抑制剂DZNEP对ATC细胞的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
通过手术和放化疗相结合的方法,高达 90% 的 Wilms 肿瘤病例可以治愈,但诸如弥漫性间变性 Wilms 肿瘤等难治性肿瘤类型则带来了巨大的治疗挑战。我们的多组学分析揭示了一种独特的沙漠状弥漫性间变性 Wilms 肿瘤亚型,其特点是免疫/基质细胞耗竭、TP53 改变和 cGAS-STING 通路下调,占所有弥漫性间变性病例的三分之一。这种亚型还以 CD8 和 CD3 滤过率降低以及涉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和 DNA 修复的致癌通路活跃为特征,与不良临床结果相关。这些致癌通路在间变性 Wilms 肿瘤细胞模型中被发现是保守的。我们认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和/或 WEE1 抑制剂是这些肿瘤的潜在治疗弱点,它们也可能恢复肿瘤的免疫原性并可能增强免疫疗法的效果。这些见解为预测结果和针对个体免疫状况制定针对侵袭性儿童威尔姆斯肿瘤的个性化治疗策略提供了基础。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LK) 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ALCL) 是一种 CD30 阳性 T 细胞淋巴瘤,其特征是来自组成性激活的 ALK 融合蛋白的信号传导。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处于晚期,通常伴有结外疾病和 B 症状。目前一线治疗标准是六周期多药联合化疗,无事件生存率达到 70%。最强的独立预后因素是最小播散性疾病和早期微小残留疾病。复发时,ALK 抑制剂、Brentuximab Vedotin、长春花碱或二线化疗是有效的再诱导治疗。复发时的生存率超过 60-70%,根据复发时间进行巩固治疗(长春花碱单药治疗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因此总生存率达到 95%。需要证明检查点抑制剂或长期 ALK 抑制是否可以替代移植。未来需要进行国际合作试验,测试转向无化疗方案是否可以治愈 ALK 阳性 AL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