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贡德里和查理·考夫曼于 2004 年拍摄了《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2019 年迎来了上映十五周年,这是一部关于记忆、思想和人的本质的延伸思想实验。电影中提出的记忆抹去思想实验及其对个人身份的影响,向伦理学家、认识论者、神经学家、形而上学家和认知科学家提出了尖锐的问题。在本文中,我探讨了这部电影为跨学科记忆研究提供的丰富见解,提供了一个案例研究,说明叙事如何以独特的方式为记忆研究做出贡献,同时保持哲学的严谨性和对记忆科学发现的忠诚度。谈到记忆抹去的哲学含义,我在几种主要的关于个人身份的观点背景下考虑了记忆抹去问题,并提出了对个人身份持久性问题的答案,评估了《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中提出的记忆抹去思想实验对这些理论带来的挑战和复杂性。我认为,心理连续性的个人身份观(在其各种版本中)无法让个人真正地在记忆抹除过程中幸存下来。《永恒阳光》中提出的记忆抹除思想实验及其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后果揭示了我们如何建立记忆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假设和现实世界的记忆丧失的情况下定义人格,以及我们在人类生活中重视哪些经历。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