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培育出了大量携带与神经系统相关的基因突变的转基因小鼠。它们可以用于评估基因-行为关系,揭示单个基因与复杂行为之间的联系,例如活动 [ 1 ]、焦虑 [ 2 ]、攻击性 [ 3 ] 以及学习和记忆 [ 4 , 5 ]。突变小鼠已成为模拟特定人类遗传条件和各种脑部疾病的首选动物模型。随后出现了对高通量、标准化和经过验证的行为筛选方法的需求。最初,小鼠行为通常使用主要为大鼠开发的任务来评估。然而,与大鼠不同,成年小鼠难以处理并且难以适应人类实验者。因此,将小鼠引入测试室会造成相当大的压力,从而影响结果。此外,隔离小鼠(无论是为了更容易处理还是在家中笼中测试)都是可能影响行为的长期压力源 [ 6 ]。因此,迫切需要减少由环境因素、人为操作以及标准化程度不高的饲养和实验方案所造成的变异性。为了获得标准化的评分方法,行为神经科学家至少采用了三种方法:(i)使用全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