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关键词) * 出现的一切都是现象学的问题领域;意识的叠加 * 解释学方法与动力系统非常相似 * 瓦雷拉在他的论文中特别谈到了胡塞尔的时间理论,这与循环网络颇有关联 * 德雷福斯对人工智能的批判非常著名,他借鉴了胡塞尔的现象学分析,指出人工智能的主要弱点是没有程序使用“期望” * 可以说,胡塞尔在纯逻辑的基础上创造了人工智能的大部分思想 * 甚至明斯基的框架理论也是胡塞尔很早就提出的,胡塞尔本人也已经意识到了它的局限性 * 现象学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日常世界,与世界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创造一种与世界同步的关系 * 如果你从感觉运动的最底层开始,换句话说,它就变得和现象学所想的一样了 * 威廉·詹姆斯的理论非常像一个动力系统* 主动推理是试图将世界重塑为你想要的样子的行为。 * 当预测错误发生时,为了将错误最小化,自上而下的预测和自下而上的错误信号会反复相互作用,从而改变信念(内部状态)。 * 动态系统是确定性的,但通过在其中引入概率,可以将力量融入思维过程。 * 系统不是通过因果关系创建的,而是通过中介创建的。 * 与其通过逻辑连接事物,不如以稍微更灵活的形式创建人工智能。 * Tanabe 将中介定义为“通过切割连接”。 * 较高层与意识相关的部分处于缓慢的规模,而较低层的运动模式等则是快速的模式。 * 记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沉积的。 * 意识诞生于失去。 * 重新发现和同情哲学,而不是援引它,是工程与哲学并驾齐驱的研究风格之一。

《AI哲学地图》【总览上篇】哲学对人工智能的15点批判

《AI哲学地图》【总览上篇】哲学对人工智能的15点批判PDF文件第1页

《AI哲学地图》【总览上篇】哲学对人工智能的15点批判PDF文件第2页

《AI哲学地图》【总览上篇】哲学对人工智能的15点批判PDF文件第3页

《AI哲学地图》【总览上篇】哲学对人工智能的15点批判PDF文件第4页

《AI哲学地图》【总览上篇】哲学对人工智能的15点批判PDF文件第5页

相关文件推荐

2020 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