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一、引言“算法经济学”原本是指计算机专家对特定计算机系统设计进行的经济分析。中国独立学者李斌认为,其中的思想和原理可以扩展为,或者说重新解释为,一门统一的经济学——以及一门统一的社会科学的基本原理。李斌的相关著作和论文已以中文或英文出版,请参阅本条目的“网页和参考文献”部分。二、基本哲学思想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必须进行经济分析,其原因是计算能力有限,资源有限,不允许铺张浪费。这一前提与主流新古典经济学忽视计算时间和成本的基本假设相反。进一步解释为,必须将思维活动视为类似于物理活动的活动。其次,由于计算机是以“指令+信息”的方式运行的,李斌提出指令可以看作是康德哲学所暗示的先天的普遍思维工具,它为思维活动提供了与物理生产类似的经济分析条件和支持。三、算法框架理论思维=计算=(指令+信息)×速度×时间这就是算法框架理论(AFT),一种关于思维如何运作的理论。从文字上讲,这意味着人类的思维就是使用大脑中先天的、有限的、普遍的、恒定的指令,连续地、交替地、选择性地、重复地处理来自外界的信息。“指令”的定义是任何计算机指令或人脑中任何计算机尚无法模仿的“人工指令”。人工指令可以通过分析人类的思维过程或自然语言(尤其是指代思维动作的动词)来识别。这个假设是为了缓解读者对计算主义作为人类思维模仿的可行性的怀疑。此后,原则上认为人是像计算机一样思考的,因此被称为“算法人”。IV. 扩展和推理一条指令在一次操作中最多只能处理两个数据,产生的结果也最多只有一个。这被称为元计算,是思维活动的最小单位。许多元计算按顺序排列为“程序”,以在一段时间内执行任务,其中选择指令和信息来编译程序的方法称为“算法”。AFT 被解释为思维的迂回生产方法,即

算法经济学

算法经济学PDF文件第1页

算法经济学PDF文件第2页

算法经济学PDF文件第3页

算法经济学PDF文件第4页

算法经济学PDF文件第5页

相关文件推荐

2017 年
¥4.0
2024 年
¥1.0
2024 年
¥1.0
2024 年
¥1.0
2024 年
¥3.0
2022 年
¥44.0
2022 年
¥44.0
2019 年
¥1.0
2025 年
¥1.0
2020 年
¥1.0
2020 年
¥2.0
2024 年
¥1.0
2024 年
¥5.0
2024 年
¥1.0
2024 年
¥2.0
2024 年
¥3.0
2025 年
¥157.0
2021 年
¥1.0
2024 年
¥2.0
2024 年
¥1.0
2024 年
¥1.0
2004 年
¥1.0
2020 年
¥23.0
2024 年
¥1.0
2020 年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