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PROTAC 提供了一种新机制,与传统的小分子抑制剂相比,它们可以高选择性地显著降低细胞中目的蛋白 (POI) 的利用度,同时大大降低副作用 [1]。第一个 PROTAC 由 Craig M. Crews 于 2001 年开发,自这一突破以来,该领域在过去二十年中得到了迅速发展 [2]。PROTAC 具有由三个元素组成的双功能结构——E3 泛素连接酶配体 [3,4]、POI 配体和连接两个配体的连接区。POI 配体通过与目的蛋白结合并将其隔离到连接的 E3 配体上,选择性地靶向并“劫持”目的蛋白。然后,E3 连接酶配体从胞质中募集 E3 泛素连接酶到含有结合目标蛋白的 PROTAC 复合物中,连接区将 POI 和 E3 连接酶配体结合在一起 [ 5 ]。因此,目标蛋白和 E3 连接酶被人为地拉近,从而允许蛋白靶标进行多泛素化,随后被蛋白酶体破坏(图 1 )。PROTAC 可用于破坏任何蛋白靶标,甚至是非天然泛素化的蛋白。文献表明,使用 PROTAC 技术可以降解 50 多种不同的靶蛋白。目前的靶标包括蛋白激酶、核受体和转录因子,还有更多潜在靶标正在开发中 [ 6 ]。本文涵盖的概念

PROTAC的作用机制及临床价值

PROTAC的作用机制及临床价值PDF文件第1页

PROTAC的作用机制及临床价值PDF文件第2页

PROTAC的作用机制及临床价值PDF文件第3页

PROTAC的作用机制及临床价值PDF文件第4页

相关文件推荐

2020 年
¥1.0
2022 年
¥1.0
2022 年
¥1.0
2024 年
¥1.0
2024 年
¥1.0
2024 年
¥1.0
2007 年
¥32.0
2023 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