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 70 年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时期,医疗保健系统也未能免受这一趋势的影响。然而,解剖病理学基本上仍然是一门模拟学科。近年来,随着数字病理学的日益普及,这一情况正在发生变化,部分原因是计算机辅助诊断的潜力。作为国际合作的一部分,我们进行了一项全面调查,以更深入地了解欧洲和亚洲数字病理学实施状况。共有 127 个解剖病理学实验室参与了调查,其中 75 个来自欧洲,52 个来自亚洲,72 个实验室已经建立了数字病理学工作流程,55 个实验室尚未建立数字病理学。向使用数字病理学进行诊断(n = 29)和非诊断(n = 43)目的的实验室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实施策略和机构经验,包括设备、存储、与实验室信息系统的集成、计算机辅助诊断以及数字化成本等细节。还评估了数字病理学工作流程的影响,重点关注周转时间、标本可追溯性、质量控制和总体满意度。无法使用数字病理学的实验室被要求提供他们对这项技术的看法、期望、采用障碍和潜在促进因素的见解。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数字病理学对许多人来说仍然是未来,但对一些人来说它已经是现在。这十年可能是解剖病理学最终大规模接受数字化革命的时期。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