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豌豆是一种主要的冷季豆科蔬菜,由于寄生真菌白粉病 (PM),豌豆的产量和质量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这种疾病可导致产量下降 25-70%,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并产生显著的经济影响。抗性育种是管理这种毁灭性疾病最具环境可持续性的策略之一。在三年的时间里,总共对 172 个不同豌豆种质进行了白粉病抗性 (PMR) 田间评估,其中 35 个种质的疾病评分为 0-1,表明发病率≤1%。值得注意的是,三个种质——IC296678、EC865944 和 EC865975 表现出对豌豆白粉病的高抗性。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接种后 24 和 48 小时,抗性品系 IC296678、EC865975 和 EC865944 上均未发生分生孢子萌发,表明这些基因型具有侵袭前免疫类型。为了研究 EC865944 和 EC865975 中 PM 抗性的基因作用和遗传模式,我们利用了五个杂交组合,即 EC865975 × Kashi Udai、Kashi Ageti × EC865944、EC865944 × Kashi Nandini、EC865975 × Kashi Shakti 和 EC865944 × VRPM-903。对这些杂交的 F2 群体的分析表明,一个抗性对三个易感性的分离模式,表明两个基因型中都存在单个隐性基因。对这些基因型的园艺学特征分析表明,它们都属于晚熟豌豆组,其特点是生长习性较高,平均豆荚重量为 5.5 至 7.5 克,平均单株产量为 75 至 100 克。这些新发现的 PMR 来源不仅为印度育种者而且为全球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为可持续豌豆改良迈出了重要一步。关键词:白粉病、白粉病、豌豆、抗性和遗传以及产量。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