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被誉为中国哲学史上的第二位圣人,他将性善论建立在心理因素的基础上,将古代的思想与现代的思想相融合。孟子将孔子的德行原则纳入自己的学说,但又根据社会心理发展来构建这些原则,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理论,与当时的学派截然不同。他在论述中表达了积极的观点,认为人性本善,通过情感和思想的不可分割的完整性来解释个人道德意识的形成方式。孟子认为,心与心的关联是内在激励的动机补充。知识和美德是性善的延伸,通过直觉来理解;然后情感动机对环境作出反应,所学的东西传递到认知过程,最终形成行为。与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相比,希腊哲学的先驱之一亚里士多德主张在心理活动中采用演绎和归纳的方法。另一方面,孟子在他的同名著作中运用类比推理。本文试图断言,发展理论的大多数假设都始于早期的孟子,而发展理论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次,本研究还旨在讨论孟子在情感主义和理性主义对立中的主流范式,即情感高于思想,理性高于情感。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