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潮汐影响的沿海地区的水资源管理需要定期使用高分辨率和精确的数字高程模型 (DEM)。由于需要勘测大面积区域,因此通常使用远程传感器。由于其非常动态的行为,只有对应于低潮前后 +/ − 1 小时的极短时间窗口可用于对潮滩区域进行远程数据采集。因此,机载传感器比星载传感器更具吸引力,因为它们在采集时间方面具有灵活性。此外,高分辨率机载 SAR 系统(如 DLR 的 F-SAR)比传统的机载激光扫描仪 (ALS) 覆盖范围更广,对天气条件的依赖性更小,而传统的机载激光扫描仪 (ALS) 通常限制在 <500 m 的扫描带宽度。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使用 SAR,特别是跨轨干涉 SAR (InSAR) 数据监测潮滩一直是许多研究的主题。例如,在 [ 1 ] 中,作者成功地利用 AeS-1 X 波段单程机载干涉仪的数据为德国瓦登海的潮间带生成了 DEM。生成的 DEM 是使用 2.4 m 的跨轨基线获得的,分辨率为 5 m,与地面控制点的比较显示标准差小于 10 cm。在 [ 2 ] 中,从 ERS-1/2 复杂 SAR 图像中提取的海岸线用于生成分辨率约为 12.5 m 的 DEM。作者报告说,获得的地形图与前面提到的 AeS-1 InSAR DEM 之间存在良好的一致性。考虑的时间基线在 [ 3 ] 中,作者使用后向散射模型和相干性分析讨论了使用重复干涉测量法在潮滩上生成 DEM 的有利条件。在该研究之后,在 [ 4 ] 中报告了使用 ERS-1/2 对的结果,其中强调了使用星载重复传感器获取高相干性数据的挑战。[ 5 ] 中的作者讨论了通过星载重复干涉 InSAR 监测潮滩的可行性,建议使用具有较大横向基线和短时间基线的采集来应对高场景动态。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