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和经济学中的演绎、归纳、溯因

在科学和经济学中,人们可以认为基本上存在三种可用的推理: (1) 演绎前提 1:所有芝加哥经济学家都相信理性预期假说 (REH)。前提 2:罗伯特·卢卡斯是一位芝加哥经济学家。结论:罗伯特·卢卡斯相信 REH。这里我们有一个逻辑上有效的演绎的例子 […]

来源:Lars P Syll

科学和经济学中的演绎、归纳、溯因推理

2025 年 11 月 10 日 13:37 |发表于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 发表评论 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发表评论

在科学和经济学中,人们可能会认为基本上存在三种可用的推理:

(1) 推导

    前提 1:所有芝加哥经济学家都相信理性预期假说 (REH)。前提 2:罗伯特·卢卡斯是芝加哥经济学家。结论:罗伯特·卢卡斯相信 REH。
  • 前提1:所有芝加哥经济学家都相信理性预期假说(REH)。
  • 前提2:罗伯特·卢卡斯是一位芝加哥经济学家。
  • 结论:罗伯特·卢卡斯相信 REH。
  • 这里我们有一个逻辑上有效的演绎推理的例子(并且,遵循蒯因,每当本文中使用逻辑时,“逻辑”指的是演绎/分析逻辑)。

    在假设演绎推理中(本例中为假设演绎确认),我们将使用结论来检验前提 1 中的类似规律的假设(根据假设演绎模型,如果证据可从假设中演绎出来,则假设得到证据证实)。如果罗伯特·卢卡斯不相信 REH,我们就获得了一些不接受该假设的正当理由(这里的一个明显缺点是,除了明确前提中给出的进一步信息可能会给出另一个结论)。

    假设演绎法(在我们将假设视为绝对确定/真实的情况下,我们宁愿谈论公理演绎法)基本上意味着我们:

      提出一个假设,从中推断出可实证检验的命题(结果) 通过观察或实验检验命题 根据结果,发现假设得到证实或证伪。
  • 提出假设
  • 从中推断出可实证检验的命题(结果)
  • 通过观察或实验来检验命题
  • 根据结果,发现假设得到证实或证伪。
  • 实质性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