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硅光子学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望带来非电子技术前所未有的制造经济。除了大批量生产的潜力之外,硅光子学还为大规模光子处理架构开辟了可能性,而这在光纤或 III-V 族平台中是无法想象的 [1、2、3]。所有光子系统都需要光源。由于硅具有间接带隙,因此在室温下不易发光。因此,硅光子学的大部分研究都使用与光纤耦合的片上外部光源。使用外部光源会带来光纤封装和光纤到芯片插入损耗的巨大负担。人们已经投入了大量研究来开发用于硅光子的集成光源 [4]。每种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这些方法包括稀土元素掺杂(低亮度)、III-V 量子阱的晶圆键合 [ 5 ](非单片集成步骤)、III-V 量子点的外延生长 [ 6 ](专门的外延步骤)和锗的带隙工程 [ 7 ](低屈服应变工程)。所有这些方法

硅钨中心的微环谐振器耦合光致发光

硅钨中心的微环谐振器耦合光致发光PDF文件第1页

硅钨中心的微环谐振器耦合光致发光PDF文件第2页

硅钨中心的微环谐振器耦合光致发光PDF文件第3页

硅钨中心的微环谐振器耦合光致发光PDF文件第4页

硅钨中心的微环谐振器耦合光致发光PDF文件第5页

相关文件推荐

2021 年
¥4.0
2008 年
¥1.0
2023 年
¥1.0
2024 年
¥5.0
2024 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