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BQ) 是一种精神药物,全球有超过 6 亿人大量食用 ( 1 )。食用 BQ 的使用者报告称,他们立即经历了思维能力下降、心理过程紊乱、警惕性提高、身体放松、运动反应增强和幸福感增强 ( 2 )。BQ 的习惯性使用者承认存在物质依赖特征,包括耐受性、渴求和寻药行为以及戒断症状 ( 3 )。许多精神活性物质在急性给药过程中会作用于大脑的奖赏通路,这种影响在习惯性使用者身上可能有所不同 ( 4 )。基底神经节、扩展的杏仁核和前额叶皮质与成瘾物质的初始阶段、发展和习惯性使用有关 ( 5 )。在初始阶段,个体会参与自愿的物质使用行为 ( 6 )。此类行为可能伴有强烈的感觉,一旦有过,可能会增强药物的反复使用(7)。槟榔碱是 BQ 中的主要活性成分(8)。它通过与腹侧被盖区 (VTA) DA 神经元上 GABA 末端的 M5 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促进多巴胺 (DA) 的释放(9)(10)。中脑皮质边缘系统 [VTA、伏隔核 (NAc) 和前额皮质 (PFC)] 的一系列机制增加 VTA 和其他投射区域的 DA 浓度,这被认为是药物奖励的主要途径(11)。此外,胆碱能和抑制性 GABA 能输入极大地调节中脑边缘多巴胺能神经元 (12),这些神经元在处理奖励、强化学习 (13) 和依赖性 (14) 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研究发现,急性服用精神活性药物会激活与中脑皮质边缘神经网络相连的大脑区域,而这些区域与药物奖励有关 (15)。因此,药物成瘾者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需要和强迫性可以通过大脑中的奖励和习惯通路的参与来解释 (5)。与急性接触药物时 NAc 中多巴胺能传递增加相比,长期服用药物与较少的奖励效应有关,这是由于 DA 水平降低所致 (16、17)。众所周知,长期吸毒会削弱大脑控制吸毒行为的能力,从而增加成瘾性强迫行为的风险 ( 6 )。起初,人们认为失去对吸毒的控制源于大脑皮层下奖赏区域受损。然而,成瘾研究的结果表明,PFC 在调节边缘奖赏区域和执行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PFC 受损与复发的吸毒成瘾者中观察到的抑制控制丧失有关 ( 18 )。静息状态功能连接(FC)研究发现,大多数成瘾药物会导致奖赏、情绪和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