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 年,《微型计算机》一书的作者克里斯托弗·埃文斯发表了一篇论文,在文中他将做梦的状态比作计算机离线。在这两种情况下,与现实环境的联系都被切断了。这本新书《夜之风景》是那篇 1964 年论文的延伸。埃文斯于 1979 年突然去世,科学记者彼得·埃文斯承担了编辑和完成这本书的任务,他遇到了将早期草稿思考到合乎逻辑的结尾的问题。这本书由两个很少交流的头脑以这种方式写成,未能达到其宏伟的目标,这也许并不奇怪。克里斯托弗·埃文斯显然想要提出一种全新的梦境理论。然而,这本书以对睡眠和梦的生理学、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思想以及不太传统的梦境与超感官知觉的关系的简要介绍开始。然后,它继续描述了 20 世纪 50 年代的一项研究,在这项研究中,渴望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人试图保持清醒 200 小时或更长时间。他们全都开始出现幻觉,脾气变得非常暴躁,最后不得不被允许入睡。从那时起,更复杂的研究表明,当我们快速眼动时,我们会做梦,如果受试者被剥夺了快速眼动睡眠,他们也会受到心理困扰。埃文斯的结论是我们需要做梦。如果是这样,为什么呢?弗洛伊德当然相信他有答案。但埃文斯认为弗洛伊德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