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 (AD) 是最常见的痴呆症,占痴呆病例的 60-70% [ 1 ]。这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特征是神经元细胞损伤以及伴随的认知和功能衰退,主要影响老年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女性,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患病率预计会持续上升 [ 2- 4 ]。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法来预防或减缓这种使人衰弱的疾病的进展。旨在改善疾病的研究工作集中于淀粉样蛋白和 tau 通路,因为它们是 AD 病理的重要因素,因为过量 β-淀粉样蛋白 (Aβ) 肽沉积和过度磷酸化的 tau 蛋白会导致 DNA 和 RNA 损伤 [ 5- 7 ]。然而,目前临床批准的 AD 药物都不是疾病改善疗法 (DMT),而是广泛针对 AD 症状 [ 8 ]。尽管目前有超过 100 种 AD 治疗药物,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批准的最后一种 AD 药物是 2003 年上市的 N-甲基-D-天冬氨酸 (NMDA) 受体 AD 拮抗剂美金刚[9,10]。虽然中国 FDA 最近批准了甘露聚糖 (GV-971) 的临床使用,但国际药物试验正在进行中,以确认结果并验证其在中国境外的使用(NCT03715114、NCT02986529、NCT02293915)[11]。由于我们对 AD 病因的理解存在差距,以及导致疾病异质性的基因组和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因此有必要采取多模式方法实现精准医疗。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