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缓刑,但也有假释——学者们称这种现象为“大规模监督”。[10] 美国国家司法研究所认为,人工智能有机会促进对这一人群的风险和需求的实时评估,以及移动服务的提供和该机构所称的“个人智能追踪”。该研究所的 Eric Martin 和 Angela Moore 提供了以下生物识别用例来说明这种潜力:“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监测生物数据,评估个人的压力和情绪,并向社区监督官员发送警报,告知该人可能处于危险境地。”他们认为,这将使缓刑官员能够“在犯人最有可能重犯的时候,以外科手术般的精准度”集中有限的资源。作为对目前基于 GPS 的电子监控设备的补充,他们宣称人工智能增强型设备有潜力在官员对通知做出反应之前“与个人互动,以缓解危险局势”。例如,人工智能可能会进行干预,“通过鼓励人们离开危险地点或参与认知行为疗法等程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