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先有常识,后有语言 赋予计算机常识的挑战自人工智能 (AI) 诞生之初就被视为实现其宏伟目标的主要障碍 [1],至今仍是一个重大问题 [2 – 6]。常识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然而,大多数作者都使用语言作为试金石,他们遵循 [1] 的例子,他说“如果一个程序能够自动推断出足够广泛的直接后果,这些后果来自它被告知的任何事情和它已经知道的事情”,那么它就拥有常识。因此,常识测试通常基于语言。例如,一个这样的测试使用所谓的“Winograd 模式”[7 – 9]。这些句子之间只有一个单词不同,并且包含一个模棱两可的代词,其解析取决于对某些常识方面的理解。考虑句子“落石砸碎了瓶子,因为它很重”和“落石砸碎了瓶子,因为它很易碎”。代词“它”在第一个句子中指的是石头,但在第二个句子中指的是瓶子。由于我们对坠落和易碎性的常识理解,我们能够在每种情况下正确解析代词。相比之下,在本文中,我们将暂时将语言放在一边,重点关注非人类动物中也存在的常识能力。我们的理由是,这些能力也是人类常识的基础。可以说,它们在概念上先于语言,而人类语言建立在它们提供的基础之上 [10] 。

人工智能与动物的常识

人工智能与动物的常识PDF文件第1页

人工智能与动物的常识PDF文件第2页

人工智能与动物的常识PDF文件第3页

人工智能与动物的常识PDF文件第4页

人工智能与动物的常识PDF文件第5页

相关文件推荐

2024 年
¥1.0
2020 年
¥1.0
2020 年
¥1.0
2020 年
¥1.0
2023 年
¥3.0
2024 年
¥4.0
2023 年
¥1.0
2013 年
¥3.0
2024 年
¥1.0
2023 年
¥5.0
2023 年
¥2.0
2020 年
¥9.0
2024 年
¥4.0
2022 年
¥3.0
2021 年
¥6.0
2023 年
¥1.0
2024 年
¥3.0
2024 年
¥1.0
2021 年
¥1.0
2023 年
¥1.0
2020 年
¥3.0
2024 年
¥1.0
2024 年
¥1.0
2023 年
¥11.0
2024 年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