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孢子丝菌病是一种皮下感染,由孢子丝菌属的二态真菌引起。它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被认为是拉丁美洲最常见的皮下真菌病,在那里它是地方病。1,5 它的传播是通过植物、土壤、腐烂植被或受污染的动物(老鼠、犰狳、猫和狗)咬伤和抓伤在皮肤或粘膜上造成的创伤性接种而发生的。里约热内卢大都市区是猫相关孢子丝菌病的高度地方性流行区,主要是由于巴西孢子丝菌。2,4 临床表现包括固定皮肤形式,具有单个病变,淋巴皮肤形式,涉及淋巴途径,通过多次接种或血源性播散在多个皮肤节段中传播。大多数人畜共患孢子丝菌病病例通常表现为众所周知的固定或淋巴皮肤病变。然而,在高度流行地区报告了非典型表现,通常导致更糟糕的预后。10 值得注意的非典型表现包括粘膜受累、超敏反应 (HR)、骨关节炎和肺或脑膜受累。在孢子丝菌属中,S. brasiliensis 与腐殖质种 S. schenckii 和 S. globosa 相比,更常与非典型临床表现相关。6,7,11 孢子丝菌病的严重非典型表现通常与合并症有关,例如艾滋病、酗酒、慢性阻塞性肺病或糖尿病。12 诊断以直接检查为金标准,并采用组织学、血清学和分子检测。6,7 首选治疗是伊曲康唑,也可选择特比萘芬、两性霉素 B 和碘化钾溶液。8,9

皮肤孢子丝菌病的典型表现

皮肤孢子丝菌病的典型表现PDF文件第1页

皮肤孢子丝菌病的典型表现PDF文件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