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锂离子电池已发展成为最主要的电化学储能系统,锂离子电池材料和系统工程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1-3]。传统锂离子电池 (LIB) 的一个重大限制是出于安全考虑无法使用元素锂作为阳极材料。在反复充电的过程中,锂不会均匀沉积;相反,它倾向于形成树枝状结构。这些枝晶会向阴极延伸,导致短路并可能导致电池爆炸 [4]。近年来,镁离子电池(后锂电池)备受关注,被认为是锂基技术的有前途的替代品,尤其是在电动汽车应用领域 [5-6]。与受地质储量有限的锂不同,镁在地壳中的含量要丰富得多,约占 1.5 wt%。镁离子电池比锂离子电池具有多项优势,例如,其理论体积能量密度高达 3833 mAh/mL,而锂金属阳极的理论体积能量密度仅为 2046 mAh/mL。此外,镁离子系统具有较高的重量容量,为 2205 mAh/g,并且

研究掺杂石墨烯纳米结构在镁中的能力

研究掺杂石墨烯纳米结构在镁中的能力PDF文件第1页

研究掺杂石墨烯纳米结构在镁中的能力PDF文件第2页

研究掺杂石墨烯纳米结构在镁中的能力PDF文件第3页

研究掺杂石墨烯纳米结构在镁中的能力PDF文件第4页

研究掺杂石墨烯纳米结构在镁中的能力PDF文件第5页

相关文件推荐

2022 年
¥1.0
2024 年
¥16.0
2009 年
¥17.0
2020 年
¥1.0
2024 年
¥1.0
2020 年
¥1.0
2020 年
¥2.0
2024 年
¥1.0
2020 年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