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继续研究神经毒剂,1938 年 Schrader 团队合成了“沙林”。另一位德国化学家 R. Kuhn 于 1943 年描述了神经毒剂的作用机理,并于 1944 年合成了一种效力更强的神经毒剂“梭曼” [2]。德国人研制的这些神经毒剂被命名为“G 系列”(GA;塔崩,GB;沙林,GD;梭曼)。由于一些政治保留,德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没有使用神经毒剂,但有机磷农药在农业中仍然保持着其重要性。20 世纪 50 年代,英国科学家 R Ghosh 为了研制农药,合成了一种新的神经毒剂“VX”,V 代表有毒 [2]。这些新化合物被称为“V 系列”,它们比 G 系列更有效、更持久、挥发性更低 [3]。 1971—1991年,直至苏联解体,俄罗斯在进攻性化学武器计划范围内进行核爆研究,合成了“诺维乔克”(新型核爆剂),这一系列新型核爆剂也被命名为“A系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