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NGBMS的一线疗法,Temozolomide的有效性自然受到了特别的关注,并且也在RGBMS中进行了测试。Temozolomide在1999年和2000年的两个II期试验中达到了令人满意的功效和可接受的安全性(10,11)。但是,在2007年II期对CNS肿瘤儿童的试验中,替莫唑胺的客观反应率(ORR)不符合预期(12)。我们认为,这种偏差可能是由于肿瘤病理学的差异。此外,救援试验建议连续剂量强症替莫唑胺方案作为主动选择,而6个月的PFS为23.9%(13)。The methylated O 6 - methylguanine DNA methyltransferase ( MGMT ) promoter was identified as a strong beneficial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temozolomide rechallenge in both the RESCUE trial and DIRECTOR trial ( 14 ).此外,II期双臂主管试验表明,接受最后一次替莫唑胺的患者对剂量强化的Temozolomide rechallenge的反应更好。o 6-在临床前研究中,已证实苄鸟氨酸,二硫酸酯和铜被证实为替莫唑胺敏化剂。不幸的是,这些药物并未增强替莫唑胺抗性RGBMS中替莫唑胺的治疗作用(15,16)。抗替莫唑胺抗性神经胶质瘤的最佳策略仍然难以确定,而替莫唑胺的甲基阵利可用于甲基化的MGMT启动子患者。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