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2 叙述过程中的感知和高级注意力过程。在组别层面,叙述的声音包络预测了 (a) 清醒状态下的听觉皮层和右侧额下回的显著 (p < .05;家族错误 [FWE] 已校正) 簇,以及 (b) 中度麻醉状态下的左侧听觉皮层 (未达到统计显著性 [p = .05 FWE 已校正])。 (c, d) 在组别层面,音频叙述的悬念评级预测了 (c) 清醒状态下的听觉注意力和显着性网络的显著 (p < .05;FWE 已校正) 簇,以及 (d) 中度麻醉状态下的听觉注意力网络的显著 (p < .05;FWE 已校正)。红色箭头表示冠状视图相对于前后维度的位置。 (e – h) 声音包络和悬念评分预测的个体参与者主要听觉区域、听觉注意区域和显著性网络中的体素数量,相对于每个人在目标检测任务中的反应时间。在个体层面,声音包络预测 (e) 14/17 的参与者在清醒状态下的听觉区域显著激活,(f) 10/17 的参与者在中度麻醉状态下的听觉区域显著激活。在个体层面,悬念评分预测 (g) 17/17 的参与者在清醒状态下的听觉注意和显著性网络区域显著激活,(h) 14/17 的参与者在中度麻醉状态下的听觉注意和显著性网络区域显著激活。无论是在清醒状态 (e, g) 还是在中度麻醉状态 (f, h) 下,在目标检测任务期间,叙述过程中的感知或高阶过程与反应时间之间没有相关性。AAN,听觉注意网络;SN,显著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