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靶向选择的基因组编辑方法已实现许多基础发现,并且通常以高精度使用。然而,我们发现,在芽殖酵母中用常见的选择盒替换 DBP1 会导致相邻基因 MRP51 的表达和功能降低,尽管所有 MRP51 编码和调控序列都保持完整。盒式诱导的 MRP51 抑制导致了在删除 DBP1 的细胞中检测到的所有突变表型。这种行为类似于“邻近基因效应”(NGE),这是一种机制未知的现象,即在一个基因座插入盒式会降低邻近基因的表达。在这里,我们利用 DBP1 盒式替换导致的强烈脱靶突变表型来提供对 NGE 的机制洞察。我们发现启动子(包括表达盒中的启动子)固有的双向性会驱动发散转录本,该转录本通过转录干扰和翻译抑制来抑制 MRP51,而这种抑制是通过产生长未解码转录本异构体 (LUTI) 介导的。驱动这种脱靶效应的发散转录本产生对于酵母表达盒来说是普遍存在的,并且随插入而普遍发生。尽管如此,脱靶效应通常可以通过局部序列特征自然阻止,例如终止盒插入位点和邻近基因之间的发散转录本的序列特征。因此,可以通过将转录终止子序列插入盒中(位于启动子两侧)来消除盒诱导的脱靶效应。由于这种脱靶效应的驱动特征被广泛保留,我们的研究表明,在使用集成表达盒的其他真核系统(包括人类细胞)中的实验设计和解释时应考虑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