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僵硬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可能联系机制包括常见的危险因素、动脉壁的机械应力、动脉应激、动脉动力学、血管重塑和内皮修复机制受损。2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吸烟是主动脉僵硬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它们会诱发这两种疾病,并导致内皮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随着主动脉僵硬的增加,它会对内皮施加机械压力,损害其功能,增加炎症并导致斑块形成。3 主动脉僵硬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会升高血压和脉搏波速度,从而加速小血管中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4 动脉僵硬还会诱导血管重塑,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胶原沉积和结构变化,从而促进斑块形成和主动脉僵硬。 2,5 此外,主动脉僵硬还会通过降低内皮祖细胞的动员能力和削弱修复能力来影响内皮祖细胞。6 了解这些机制,重点在于将主动脉僵硬视为预防和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除动脉粥样硬化外,其他心血管事件也据报道受到动脉僵硬的影响。研究表明,患有心力衰竭、二尖瓣主动脉瓣和心房颤动等疾病的患者会出现主动脉弹性受损。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