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的信号是差分的:即位由 Data+ 和 Data- 之间的电压差表示。导体被绞合并保持彼此靠近,以便电气干扰以相同的强度影响它们,并且电压差的改变尽可能小。当设备未发送时,它准备“接收”,在通信端口上显示高阻抗。标准 RS-485 (EIA/TIA-485) 5 对输入阻抗设置了一些限制,并定义了每个设备在传输数据时应能够在线路上传输的电流/功率的一些要求。特别是,根据参考标准的规定,如果线路上最多连接 31 个“处于接收模式”的设备,则可以正确传输数据。因此,按照标准规定,RS-485 可确保与连接到总线的最多 32 个设备正确进行通信;并且在每个通信周期中,一个设备处于“传输模式”,其他 31 个设备处于“接收模式”。事实上,由于所有设备都并行连接在一条总线上,因此一次只能有一个设备传输,否则信号会重叠,从而变得无法识别。RS-485 接口不包含任何旨在定义哪个设备有权传输的机制;此任务由所用协议的更高层完成。每个传输字符的结构、其持续时间和传输配置的可能性与之前看到的串行接口 RS-232 相同;例如,可以将数据传输设置为 19200 波特的速度,使用 1 个起始位、1 个停止位和 1 个奇偶校验位,例如处于“偶数”模式。连接到同一总线的所有设备必须具有相同的设置才能相互通信。在工业自动化和能源分配中,大部分通信网络都是通过总线技术实现的,最常用的物理层是 RS-485 接口。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