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HCC)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化学药物和化疗药物在HCC治疗中一直存在副作用、耐药性等问题,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因此寻找新型低毒高效的抗肝细胞癌药物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成为当前HCC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已有多项研究报道了inotodiol的抗癌作用,本研究针对inotodiol在HCC细胞中的抗癌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旨在深入探究其抗癌作用。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通过动物实验验证inotodiol对HCC的抑制作用。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细胞周期及MAPK/ERK通路相关蛋白。结果表明inotodiol具有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克隆形成的能力,当CDK2、CDK4、CDK6和Cyclin D的表达受到抑制时,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期。此外,inotodiol表现出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其特点是Bax表达增加,Bcl-2、Bcl-XL和MCL1表达减少,PARP1和caspase 3的剪切启动,以及MAPK/ERK通路的抑制。动物实验表明inotodiol具有抑制裸鼠肿瘤生长的能力,同时对小鼠的体重和脏器无明显影响。总之,本文提出的研究结果有力地表明,inotodiol 可以成为治疗肝细胞癌 (HCC) 的有希望的候选药物。
口腔鳞状细胞癌 (OSCC) 是影响口腔的最常见恶性上皮肿瘤类型。长期以来,它一直是许多国家关注的重大健康问题,因为它通常通过手术、放疗和/或化疗进行治疗。耐药性是患者群体和科学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它促进了 OSCC 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因此,确定高度特异性的治疗靶点可能是更成功治疗 OSCC 的潜在方法。由于口腔癌的临床病理参数高度多样化,因此了解其遗传原因仍然具有挑战性。重要的是要记住,影响染色质可及性的信号通道和复合物控制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发育和分化。组蛋白经历翻译后改变以提供这个平台。了解通过组蛋白甲基化及其修饰进行的基因调控过程可以增强 OSCC 的早期检测、预后预测和治疗。为了正确用作治疗靶点,OSCC 中的组蛋白甲基化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综述详细介绍了与 OSCC 的发展和病因相关的组蛋白甲基化失调和修饰酶。此外,还研究了赖氨酸甲基化在细胞迁移、化学抗性和 OSCC 侵袭中的作用。
HAL 是一个多学科开放存取档案库,用于存放和传播科学研究文献,无论这些文献是否已出版。这些文献可能来自法国或国外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也可能来自公共或私人研究中心。
Diego Calvisi、Luke Boulter、Javier Vaquero、Anna Saborowski、Luca Fabris 等人。胆管癌临床前模型标准:科学和医学意义。《自然》评论。胃肠病学和肝病学,2023 年,20 (7),第 462-480 页。�10.1038/s41575-022-00739-y�。�hal-03979823�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与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原因,到2040年,全球死亡人数和诊断的数量预计将增加55%以上(Marrero等人,2018年; Rumgay等人,2022年)。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肝切除和肝移植。然而,治疗后复发率保持较高,肝切除和肝移植后5年复发率分别为70%和35%(Xu等,2019)。近年来,对微血管侵袭(MVI)在HCC中的作用引起了显着关注。MVI定义为侵袭肿瘤细胞进入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空间,包括门静脉,肝动脉和淋巴管,是术后复发和H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Gouw等人,2011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直径小于5 cm的孤立小型HCC病变的患者,MVI的存在显着降低了无复发的生存率(RFS)和整体存活率(OS)(Sheng等,2020; Hong et al。,2021; Xiong et al。因此,迫切需要具有预后和治疗意义的更多特异性分子生物标志物。近年来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技术的快速发展彻底改变了对各种病理组织中细胞异质性的理解(Ramachandran等,2019; Kuppe等,2021)。SCRNA-SEQ导致肝癌研究中的显着发现。每个亚群在肝癌微环境中起着独特的作用。研究表明,肝癌中与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TAM)与患者的预后差密切相关,并且它们在TAM的炎症反应中鉴定了关键基因,例如SLC40A1和GPNMB(Ma等,2019; Zhang等,2019)。此外,SCRNA-SEQ已用于绘制包括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内的肝癌组织中的各种免疫细胞亚群。例如,LAMP3阳性树突状细胞介导免疫抑制,而TREM2-阳性TAM抑制了CD8 + T细胞的内化为肿瘤组织(Zhang等,2019; Zheng等,2017; Tan等,2023)。尽管发现了这些发现,但缺乏对肝细胞癌中恶性细胞的表达情况的全面理解,尤其是在MVI的进展过程中,缺乏,并且它们在肿瘤中的特定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研究了肝细胞癌中恶性细胞的表达纤维,系统地分类了这些细胞,并详细介绍了与MVI相关的细胞异质性以及特异性恶性亚群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一种机器学习方法用于基于恶性细胞的签名基因构建预后模型,该模型不仅增强了签名基因的预后效用,而且还鉴定了先前未报告的分子,即Marcksl1。进一步的研究表明,MARCKSL1可以通过与PTN信号网络的相互作用来促进MVI的发展。目前的发现表明,Marcksl1是肝细胞癌和MVI进展的潜在治疗靶标,对于改善治疗策略和临床结果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MVI患者。
肺腺癌 (LUAD) 是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中最常见的类型,是全球胸部癌症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BIRC5 是一种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侵袭相关的蛋白质,作为潜在的 LUAD 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尚不足。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来自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 和 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 数据库的 LUAD 相关数据,以识别与 LUAD 发病、进展和预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评估其临床意义。免疫细胞浸润和单细胞 RNA 测序分析评估了核心基因在不同免疫环境中的表达。药物敏感性分析评估了这些生物标志物对治疗反应的影响,为早期诊断和个性化 LUAD 治疗提供依据。对来自 TCGA 和 GEO 的基因表达和临床数据进行加权相关网络分析 (WGCNA)、差异分析以及单变量和多变量 Cox 回归,以确定预后核心基因。高 BIRC5 表达成为 LUAD 中总体生存率 (OS) 较差的独立风险因素,表现出强大的诊断性能。富集分析表明 BIRC5 参与细胞周期和 P53 信号通路。单细胞 RNA 测序和免疫浸润分析表明,BIRC5 在免疫微环境中起着关键作用。药物敏感性分析表明,高 BIRC5 表达与对几种抗癌药物的敏感性增加相关。这些发现证实 BIRC5 是 LUAD 诊断和预后的有希望的生物标志物。它在免疫调节和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凸显了其指导个性化治疗策略的潜力。
人类肿瘤的自然病史和治疗反应各不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遗传和转录组异质性造成的。在临床实践中,单点针吸活检用于对这种多样性进行采样,但癌症生物标志物可能会因单个肿瘤内的空间基因组异质性而混淆。在这里,我们通过分析 TRACERx 研究中 184 名肺腺癌患者的 450 个肿瘤区域的多区域全外显子组和 RNA 测序数据,研究克隆表达基因作为采样偏差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前瞻性地验证了克隆表达生物标志物结果风险相关克隆肺表达 (ORACLE) 与临床病理风险因素以及 I 期疾病的生存关联。我们扩展了我们对机制的理解,发现克隆转录信号在组织侵袭之前是可检测到的,可作为致命转移性克隆的分子指纹并预测化疗敏感性。最后,我们发现 ORACLE 将遗传进化措施(包括染色体不稳定性)编码的预后信息总结为简洁的 23 个转录本检测。
欧洲肾上腺肿瘤研究网络(ENS@T)[5] 提出的分期。除了 ENS@T 分期外,患者年龄 [6] 、R0 状态(除非专家手术团队作出相反决定,否则可通过腹腔镜进行癌症手术) [7] 、Ki-67 指数 [8] 以及分子标记物 [9] 均已被证明可用于判断 ACC 患者的预后。综合考虑肿瘤临床特征和分子预后标记物的综合模型似乎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患者预后 [10] 。由于 ACC 十分罕见,其治疗建议完全依赖于回顾性研究的数据,目前可用的治疗选择很少。目前,对于 ACC 患者,在可行的情况下,完全切除肿瘤(包括肿瘤周围脂肪)以及局部淋巴结清扫术是最佳的治疗选择 [4] 。文献中报道的复发率差异很大,为 30-85% [11,12] 。招募偏差和患者管理开始时不同的初始治疗方式可能解释了不同中心的数据差异。该疾病罕见意味着患者需要由多学科团队(ACC 管理专家)进行个性化护理,并且每个病例都会在多学科会议上讨论
肾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癌症类型,大约30%的患者可能发育转移性疾病。一些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在晚期阶段发现,因此转移性肾细胞癌的5年存活率仅为14%。目前,有几种用于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药物,其总生存期可以延长到近5年。但是,治疗的敏感性和效率仍然不令人满意。迫切需要急需改善患者预后的新靶标和药物,但这些靶标与肾细胞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密切相关。在这篇综述中,我们介绍了转移性肾细胞癌的定义和共同分子机制,并就其与靶向疗法的潜在联系提供了新的见解,这可能会启发科学家以开发未来有针对性的治疗剂,以改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预后。
摘要背景和目的:全球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HNSCC)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上升。本研究旨在分析 HNSCC 患者生存率并确定影响生存结果的因素。方法:我们对 5 年间就诊于教学医院的 HNSCC 患者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我们评估了总体生存率及其与影响患者生存的治疗、人口统计学和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我们的研究纳入了 78 名患者。大多数参与者为男性 (88.5%),9 名 (11.5%) 为女性,中位年龄为 62.85±14.97 岁。喉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部位。28 名患者(35.89%)死亡。总体 2 年和 5 年生存率分别为 87.2% 和 67.4%。 60 岁以上、女性、吸烟、肿瘤分期为侵袭性、LMP 阳性和肿瘤分化不良的患者死亡率略有增加,但并不显著。接受治疗且 EGFR 表达 3+ 阳性的患者死亡风险降低具有重要意义(HR=0.56,P=0.015)。p16 阳性个体的存活率随时间推移而增加,但并不显著。结论: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 HNSCC 患者的抗 EGFR 药物治疗是影响存活的最重要因素。老年人死亡的最高风险因素是肿瘤分化不良、吸烟和血管侵犯。结果强调及时诊断、靶向治疗和减少吸烟将提高存活率和患者护理。在本文中,我们重点介绍了免疫治疗时代抗 EGFR 的未来前景 关键词:头颈部鳞状细胞、生存率、风险因素、抗 EGFR 治疗 资金:无 *本作品已根据 CC BY-NC-SA 许可发表。版权所有 © 作者 引用本文为:Javadirad E、Jafari M、Azimivaghar J。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HNSCC) 患者的生存相关因素: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伊朗红新月会医学杂志。2024,81.1-6。1.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