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 随着计算机科学走进课堂,我们是否有应对当今挑战的灵丹妙药?在 2006 年的开创性论文中,Wing 主要并没有考虑在中小学教育中培养计算思维 [2]。她并没有预见到会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何种轰动,甚至在教育家和教师中也是如此。将其称为炒作或许有些过分。如果不是,那么值得一试,以表明 Gartner 的炒作周期甚至可以应用于这一现象,因为膨胀的预期显然已经过去。目前,我们发现自己正处于启蒙的斜坡上,对这个总体来说仍然模糊的术语有了合理和可行的定义。对现有文献的评论强化了计算思维的一些核心概念:逻辑和算法思维、分解、概括和模式识别、建模和抽象 [13]。计算思维被视为每个人都使用的一套基本心理技能,与阅读、写作和算术一样重要 [12]。人们似乎普遍认为编码是计算思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0]。此外,它被视为学习软件开发的辅助手段 [11],因此与软件工程 [20, 21] 相结合。计算思维方面的出版物数量惊人。但更令人惊讶的是,关于“应该教授多少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思维?”的争论被技术爱好者、行业和政客的支持所掩盖。因此,尽管有许多不同的计算思维课程和定义 [4-7],但对于我们需要走多远仍然没有共识。因此,本文试图回答计算思维(也在中小学)不是什么的问题。我们试图接近计算思维(作为一套因当今需求而需要的技能,解决新文化技术的特征)与专业人士所需的工程教育技能之间的界限。本文的构思诞生于两位作者从克拉根福到维也纳的一次旅行中,当时我们正试图在奥地利的背景下定义计算思维。两位作者都有多年的计算机科学教学经验,但第一位作者拥有强大的工程背景,而第二位作者多年来一直参与调整奥地利学校系统的政治讨论。我们似乎很自然地以辩论的形式来探讨这个话题,在辩论中提出并重新定义陈述,最终得出每个课程设计者都应该寻找的第一个可靠的边界定义。

计算思维在文化技术中的应用

计算思维在文化技术中的应用PDF文件第1页

计算思维在文化技术中的应用PDF文件第2页

计算思维在文化技术中的应用PDF文件第3页

计算思维在文化技术中的应用PDF文件第4页

计算思维在文化技术中的应用PDF文件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