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寿命,即平均寿命,存在着相当多的不确定性。在美国,成年人寿命的标准差约为 15 年,理论和证据表明,这代价高昂。我校准了一个效用理论模型,以衡量寿命偏好,并表明标准差少一年相当于平均寿命减少一半。标准差的差异加剧了美国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富国与穷国之间以及穷国之间的预期寿命的横截面差异。但是,考虑寿命差异的成本似乎也放大了最近发现的世界平均人类福祉趋同模式。这部分是由于方法论的原因,部分是因为人类寿命的无条件差异(主要是婴儿死亡率造成的部分)比预期寿命表现出更大的趋同性。成年人寿命标准差的持续减少(在发达国家中这种现象已基本停止)占美国 1950 年之前死亡率降低总经济价值的约 15%,但自那以后仅占 5%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