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人工智能也进入了视觉艺术[7]、创意写作和诗歌[8,9]等艺术领域。更多示例可在“ML x Art”列表1中找到。本次研讨会的征集意见中也提出了一个共同的愿景,即人类创造性地使用人工智能作为工具。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新的交互系统有望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功能来实现创造力支持工具(CST,[10])的关键思想。更具体地说,这种支持可以让人类和人工智能扮演许多不同的角色(有关最新概述,请参阅[11])。例如,这包括使用人工智能作为发散或收敛代理,如霍夫曼[12]所述,即产生或评估(人类的)想法。与此相关的是,Kantosalo 和 Toivonen [13] 强调交替共同创造,即人工智能“取悦”用户和“激怒”用户。此外,Negrete-Yankelevich 和 Morales-Zaragoza [ 14 ] 描述了一组相关的角色,包括将人工智能视为“学徒”,

设计人机共同创造系统时的九个潜在陷阱

设计人机共同创造系统时的九个潜在陷阱PDF文件第1页

设计人机共同创造系统时的九个潜在陷阱PDF文件第2页

设计人机共同创造系统时的九个潜在陷阱PDF文件第3页

设计人机共同创造系统时的九个潜在陷阱PDF文件第4页

设计人机共同创造系统时的九个潜在陷阱PDF文件第5页

相关文件推荐

2025 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