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Charles H. Bennett 出生于 1943 年,父母都是音乐老师。1971 年,他在 David Turnbull 的指导下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 Aneesur Ra​​hman 的指导下在阿贡实验室做博士后。自 1972 年加入 IBM 研究部以来,他一直致力于物理学与信息之间关系的各个方面。1973 年,在 IBM 的 Rolf Landauer 的工作基础上,他证明了通用计算可以通过逻辑和热力学可逆设备执行,该设备可以以任意小的能量耗散运行,因为它避免丢弃有关过去逻辑状态的信息。基于此,他提出了目前公认的麦克斯韦妖悖论解决方案,将妖无法违反第二定律归因于信息破坏(而不是获取)的热力学成本。这并不是一项新发现,而是对斯莫鲁霍夫斯基 1914 年对恶魔的正确分析的重新确认,由于对量子力学和热力学约束测量的不同方式的混淆,该分析在此期间已被部分遗忘。在其他早期工作中,贝内特引入了复杂性度量“逻辑深度”——从几乎不可压缩的算法描述计算数字对象所需的计算时间——并研究了耗散在改进遗传信息复制和绝对稳定局部相互作用系统状态方面的作用,如果没有耗散,这些系统将只是亚稳态。

IEEE 信息理论学会

IEEE 信息理论学会PDF文件第1页

IEEE 信息理论学会PDF文件第2页

IEEE 信息理论学会PDF文件第3页

IEEE 信息理论学会PDF文件第4页

IEEE 信息理论学会PDF文件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