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具体而言,结合 DFT 计算,环辛四烯的光电子和光分离光谱发现了平面异构体和船形异构体之间相互转化的证据。9 此外,在单分子和双分子环加成的合成研究中,已经观察到同一组反应物同时产生多种产物异构体。10,11 为了解释这两种情况下的产物异构体分布,引入了由动力学而不是热力学驱动的分叉过渡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分子动力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上述反应性进行了更定量的解释。12 由实验得出的能量提供的完全活性空间自洽场 (CASSCF) 计算已将驻点定位在势能

激发态动力学驱动的反应 - RSC Publishing

激发态动力学驱动的反应 - RSC PublishingPDF文件第1页

激发态动力学驱动的反应 - RSC PublishingPDF文件第2页

激发态动力学驱动的反应 - RSC PublishingPDF文件第3页

激发态动力学驱动的反应 - RSC PublishingPDF文件第4页

激发态动力学驱动的反应 - RSC PublishingPDF文件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