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项研究中,一项分类任务要求参与者查看180名已故个人的面部照片(照片是在死亡前几年拍摄的),并猜测来自三个套式类别的死亡原因:心脏病发作;枪支死亡;或车祸。脑电图(EEG)和心电图(ECG)数据在任务过程中同时收集。参与者包括那些声称“中等”(心理)能力和控制权的人,他们声称没有中等能力。合并的数据显示了死亡原因的准确猜测(部分η2= 0.12; p = 0.004),并且对照对象主要负责这种效应(部分η2= 0.11; p = 0.005)。EEG和ECG差异。对照参与者在呈现图像后具有更大的振幅事件相关电位(ERP),而不是介质,在80至110毫秒之间,在200至350毫秒之间。与培养基相比,这可以解释为反映对照组的更多注意力和较少的响应抑制。对照组的参与者的平均心率比培养基的平均心率较低,这可能表明任务过程中的压力较小。关于为什么对控件的执行比介质更好的猜测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