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中风患者无法自行活动,必须进行康复训练,让神经系统触发并恢复功能。传统做法是使用电极帽提取脑波特征,并与辅助设备相结合。但存在电极帽不易佩戴、电位识别不佳的问题,且不同的提取方法会影响脑机接口(BCI)的准确性,仍有改进空间。[对象与方法]本实验使用的脑波耳机无需导电凝胶即可获得良好的脑电图进行神经诱导并驱动上肢康复机器人。接下来,邀请8名中风患者和200名正常参与者进行为期4周的康复训练。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幅值平方相干性(MSC)特征提取方法和诱导闪烁频率的五种机器学习技术来确定训练的有效性。 [结果] 结果表明最佳稳态视觉诱发闪烁频率为 6 Hz, FFT 的识别率比 MSC 方法提高约 5.2%; 对不同的特征提取方法采用优化模型可使识别率提高 1.3%~9.1%。[结论] 基于 Fugl-Meyer 评估 (FMA)、改良 Ashworth 量表 (MAS) 指数改进及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 的图像显示大脑运动感觉区域已成为集中激活现象。 除了强化特征提取方法外, 还让肘部动作有明显的恢复效果。关键词: 脑机接口,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特征提取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