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连接组指纹是一组个体化的大脑功能连接模式,能够区分不同个体。尽管它已在青少年和成人中得到证实,但尽管它在识别可能反映不同行为表型的内在连接组模式的起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这种个体化模式是否存在于婴儿期却很少被研究。为了填补这一知识空白,利用纵向高分辨率结构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集,包括 104 名人类婴儿(53 名女性)的 806 次纵向扫描(年龄,16 – 876 天)和婴儿特定的功能分区图,我们观察到大脑功能连接组指纹可能自婴儿期就存在,并在早期大脑发育的数月内保持稳定。具体而言,通过使用;5% 的选定功能连接,我们实现了;78% 的个体识别率,而没有连接选择的最佳识别率为 60%。额顶叶网络被认为是成人功能连接组指纹中最有贡献的网络,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它在儿童时期发展迅速,但它在婴儿中仍然保持着优势。功能连接组指纹的存在和稳定性在相邻年龄组中得到进一步验证。此外,我们发现婴儿额顶叶网络在预测个体早期学习综合得分方面可以达到与全脑连接组类似的准确度,这再次与成人的观察结果相似,并突出了功能连接组指纹与认知表现的相关性。这些结果首次表明,每个个体在早期大脑发育过程中可能保留一个独特而稳定的功能连接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