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机构名称:
¥ 1.0

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天花根除计划广泛使用痘苗病毒疫苗,结果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消灭了世界上最令人恐惧的疾病之一。这一成就是预防医学和国际公共卫生合作的胜利。最后一例报告的天花病例是在 1977 年。20 世纪 80 年代初,WHO 建议应停止常规使用天花疫苗。在此背景下,Moss' 和 Paoletti 2 及其同事的工作带来了由表达外来抗原的转基因痘苗病毒组成的活疫苗的前景,人们对此充满热情。这些工作者已经证明,编码免疫原性蛋白质的基因可以插入痘苗病毒 DNA 中,而不会损害病毒在组织培养中生长的能力。此外,感染了含有编码多种免疫蛋白的基因的痘苗病毒重组体的实验动物已被证明可以免受相应传染源的攻击性感染。这些研究包括表达乙肝 3 、狂犬病 4 和疟疾 5 保护性抗原的重组体,这些病原体会引起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影响的疾病。迄今为止的观察仅涉及少量实验动物;疫苗的开发到可以在现场评估的阶段必然需要时间和精力。但这类疫苗的潜在吸引力不仅在于它们成本低、易于生产(一旦建立起合适的重组体),还在于易于给药和高度稳定性,这将使发展中国家的民众能够负担得起。尽管如此,人们对于这种方法将带来针对这些疾病和其他主要疾病的廉价而有效的疫苗的乐观态度必须与对已知的痘苗病毒不良反应的担忧相结合,这种不良反应在天花根除计划期间已有充分的记录。

重组痘苗病毒作为疫苗

重组痘苗病毒作为疫苗PDF文件第1页

重组痘苗病毒作为疫苗PDF文件第2页

相关文件推荐

2020 年
¥1.0
2020 年
¥1.0
2024 年
¥1.0
2022 年
¥1.0
2024 年
¥1.0
2023 年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