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在过去几年中进行了重大支出改革。这不仅包括简化评估和批准流程,还包括预算制定过程本身的结构性变化,例如取消计划/非计划区别。因此,成本中心将以综合方式处理,仅在法定收入资本框架内。这使得另一项重大结构性改革成为可能,即将公共计划和项目纳入可监控的产出-结果框架。自 2017-18 年起,除了预算文件中注明各部委计划的财务支出外,计划的预期产出和结果也将与预算一起在合并的成果预算文件中提出。这些支出、产出和结果以可衡量的形式提交给议会,为参与执行政府计划和项目的机构带来更大的责任。支出是预算中为特定计划或项目提供的金额;而产出是指计划活动的直接和可衡量的产品,通常以实物或单位来表示。成果是提供这些服务所带来的集体结果或质量改进。成果预算提出了(a)2022-23 年的财政支出以及(b)明确定义的产出和成果(c)可衡量的产出和成果指标和(d)2022-23 财年的具体产出和成果目标。这将大大提高政府发展议程的透明度、可预测性和易理解性。通过这一做法,政府旨在从单纯的支出转变为以结果为导向的产出和成果,培育一种开放、负责、积极主动和有目的的治理风格。这一努力将使各部委能够跟踪计划目标并朝着他们设定的发展目标努力。这里介绍的文件摘录自《2022-23 年成果预算》,其中包含 2022-23 财年支出 50 亿卢比及以上的中央部门 (CS) 计划和中央赞助计划 (CSS) 的产出-成果框架。因此,本文件涵盖了 157 个 CS/CSS 计划。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