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脑数据的应用仅限于临床领域和生物医学、心理或行为研究。如今,脑数据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就业、教育和军事领域,以及通过越来越多的消费级神经技术设备用于个人用途。在消费领域,信息技术公司正在开发利用脑数据用于消费者目的的设备和应用程序,例如认知监控、神经反馈、设备控制或其他形式的脑机接口。例如,在 2017 年至 2021 年期间,Facebook 开展了一项脑机接口 (BCI) 研究项目,旨在构建一种可穿戴 BCI,使用户只需想象语音即可打字。微软也在同时开发针对普通人群的非侵入式交互式 BCI,同时 Neuralink、Emotiv 和 Kernel 等神经技术公司的完整生态系统正在迅速崛起。消费者神经技术、电子学习、数字表型分析、情感计算、心理统计学和神经营销是利用脑数据作为商品的一些应用领域 [1、2]。在教育和工作环境中,人们尝试收集和处理脑数据,以改善学习和重新设计工作流程等。例如,去年,在中国,小学生参加了一项试验,在认知任务期间记录脑电图 (EEG) 数据以评估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 [3]。
主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