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二甲双胍在治疗肥胖等其他疑难病症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二甲双胍发挥抗癌作用的主要机制是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链中的复合物 I,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途径 [14- 16]。另一方面,临床前试验的良好成功与临床研究中不明确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已经证明二甲双胍可以使肿瘤抑制基因 PTEN 杂合小鼠的肿瘤生长减少 25%,PTEN 会导致多种器官中出现肿瘤 [17]。然而,本研究中使用的二甲双胍剂量是临床环境中典型剂量的 10 倍以上。事实上,这些试验中有很多都是使用超药理剂量的二甲双胍进行的,导致血浆中二甲双胍的浓度比人类所能达到的浓度高出 10 到 100 倍。因此,这些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可能对人类产生同样的影响 [18, 19]。